第十四回 遇到了两位校长

那周学熙道:“今日本是北洋大学重新开校的日子,我们在此,却是为了来此祭奠两位曾经在洋人入侵博文书院时,站出来的义士。故而蔡兄情绪有些不好,并非针对你们……”

他也是看出来了李勇看出来了蔡绍基的面色不对,所以跟他们解释了一下,而并没有因为李勇看起来身份普通就看不起。

然后他又主动笑问道:“李勇兄弟,你方才唱的那首,是你自己作的?”

李勇还没那么厚的脸皮,只说道:“是我以前听过的,也不记得是谁唱的了,只是觉得唱得好,唱到了心坎上。两位先生不知道,方才我与师傅……”

接着,他便简单的将那老乞丐的事情说了一下。

他当然不是喜欢跟人讲故事,而是这两人的身份,让他觉得很值得结交,而且从他们刚刚对那首歌的态度来讲,起码也是有学识的志士仁人,对于这种话题会感兴趣,这叫做投其所好。

果然听完了李勇所说的老乞丐的经历,周学熙有些感慨道:“当年之事,不说也罢。其实当年朝堂衮衮诸公,并没几人觉得不对,后来后悔也无用了。”

这是眼界和见识的问题,腐朽的朝廷、短视的统治者们,看不出这个世界早已经变了,还拿旧的一套来看,被打怕了就想要龟缩起来,好像这样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一样。

岂不知,人家最是喜欢得寸进尺的,你退一步,他们可以进五步甚至十步,最后退无可退,直至崩溃。

李勇也配合的感慨了一声,然后说道:“是啊,我与我师傅半个月前,还在山里,不问世事,等出来后才发现,这津门已经换了天地,到处都是洋人。

“这也就罢了,可是洋人在咱们的土地上,反倒做起了主人,而本该做主人的,反倒成了……”

李勇说话,当然也是看碟下菜的,如果见他们神色有异,便会干脆止住话题,然后马上转移话题。

不过他也不会傻到直接去谈什么推翻清政府的话题,所以这两位校长也只当是年轻人的一些痴语,不会放在心上。

再加上他的谈吐十分大方,而且用词有些“新锐”大胆,将本人近半个月来的一些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就像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渐渐地便连那蔡绍基也被吸引过来。

霍元甲一介武夫,这时候倒只能枯站在一旁。

好在以他如今的心境,也不会觉得尴尬,反而为弟子出风头暗自喝彩。

他早就看出李勇不简单,绝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山民,先前在那山村中,明显局限了他。

如今看来,他不只是学武的天赋不错,这见识口才,也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与那两位一看就知道身份不一般的先生对答嘛,居然也能不落下风。

李勇并不知道自家师傅怎么看自己,至于他会有这样的表现,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