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岁月与发展

清廷在此局势中严守中立,不中立也没办法,因为这里之前就被沙俄占去了,如今眼看却又要成为日本的盘中餐。

这种任人鱼肉的感觉,显然不好受。

东三省距离津门千里之遥,在这个交通通讯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里,自然是很难波及到这里来。

当然,这与津门是商埠,这里洋人众多有关系,日俄再怎么打,基本也不会波及到这边,要不然就要酿成外交事件了。

所以从无形中来说,中国人在这里反倒是因为洋人,才得以保证了安全。

但是这并不影响,津门的人这段时间爱看《天龙》、爱讨论《天龙》。

《新小说》在国内的几个点,就属津门和沪上卖得最好,也皆是成为了爱国宣传之利器。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天龙》的剧情里,也正好进行到了金辽在燕云交战,而宋廷维持“独立”的阶段。

当然,这其实是李勇有意为之。

先前他并没有明确故事的时间线,而正好听说了日俄战争,于是便干脆把这个加入进去。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这怎么能不引发诸多人的共鸣?

战争对津门的影响其实也并非没有,物价的波动就不说了,因为东三省任人鱼肉,就在边上看着的津门的有志青年们,自然引以为耻。

这时候《天龙》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中,其中对于乔峰这等大英雄的描述,还有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及乔峰率领丐帮抗击外侮、抵御辽军的事迹,无不令人看得热血沸腾。

“大丈夫当如是!”

“若投诚,毋宁死!”

“彼辈犯我边疆,侵我家园,过后还想施舍钱粮,便如养犬一般,驯化我等为其效力。莫非我等无骨焉,只能食其骨焉?”

“朝廷如何,想不想打、打不打,与我何干?我辈所守护的,不是那劳什子朝廷,而是这方养育我等、灌溉我等的家园,是我等背后的父母亲人,是我等未来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