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合作

“其实,按照在下的设想,若是能够在上午的学习课间,抽出个十几分钟来,组织全体学生来一次体操运动,如此既能够振奋精神,也能够让学生接下去更容易集中精力……”

“小兄弟的建议,确实很好!”周学熙拍掌道:“若非现在还在聚会,我都想要立刻回去,与晓组织商议引入此事了。”

李勇自然不可能让这件事情显得太仓促,更不可能把这个机会从霍元甲这边拱手相让给其他人,所以立刻说道:“小子不过是一时脑热,突发奇想才有了这个念头。

“想法很不成熟,亦需要回头与我师傅和武馆内的几位师傅们相商,让他们尽快排出这套‘武术体操’来,故而周先生或许还有的等了。”

周学熙哪里能看不出他的小心思,只是笑着点了点他,倒没有拒绝。

而严范孙更是叹息道:“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果是不虚,铁柱此议,直令我茅塞顿开,便是连往后的办学思路,都更加充盈了。”

“你们在这聊什么呢,怎么方才叫了两声都没听见?”这时,旁边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语,跟着走过来一个看起来比周学熙他们都要显得年轻许多的先生。

方才李勇也听过他的介绍,知道他是严范孙之外,另一个学堂创办者张伯苓。

不过看到张伯苓,李勇却是多有唏嘘。

因为以前有个朋友便是南开大学毕业的,所以他多少从那里听说过这位老先生的经历。

作为南开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也是周总理的老校长,他却因为某些原因一度被南开排斥,甚至被婉拒不得参加校庆,这也成为他的终生遗憾,因为不多久后他便故去了。

虽然最终历史给了他公允的评价和看待,但他晚年的心情无疑是非常郁闷失落的。

不过这种个人的选择,还有特殊历史时期的现象,李勇无从干涉,也改变不了,所以也只能是无奈了。

而等到严范孙将李勇之议还有之前的一些言论和他说了,那张伯苓看向李勇的目光顿时就从陌生变得不一样了,有点像是先前周学熙第一次见到李勇时候的表情。

他本就是天津人,而且年纪其实没比李勇大多少,不过早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理想,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与严范孙共同创立私立小学堂是他们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实践和尝试,也等于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李勇的这些建议和举措,尤其是指导的理念,却很可能会使他们的进程加快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