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奥比音来了

而借由各学校还有包括天津警界——在赵秉钧的牵桥搭线下,其他警局也加入进来,于是精武体操馆,又成了学校进行体育培训和巡警们“进修”的场所。

在去年的时候,甚至组织了一场天津巡警们的“比武大会”,甚至李勇都客串了一把裁判。

不过这个时候赵秉钧已经不在了,当然不是说他那个了,而是袁世凯升入军机处之后,借由他在天津闹出来的动静,以其能任事为由,调去了北京城,担任右侍郎,创设北京巡警部。

而接任者初来乍到,性格也比较谨慎,自然是萧规曹随。

之后又在与他们的合作中看清了利害关系,对自己好处大于坏处,何况李勇他们这边对于官方这些也从来没有不敬的,所以之后的合作依然很愉快。

虽然在精武馆发展的中途,多少还是有些波折,毕竟这世上哪有什么事情是能从头到尾一帆风顺的,但毕竟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便是在洋人那边,他们说话也有了一定的分量,毕竟社会影响力大啊。

而同样的,李勇力推的武术课,也已经正式成为了诸多院校学堂设定的科目之一。

当然,受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只是顺应大流,毕竟大家都这样,那我也只好这样了;而有的却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力量。

如今经过这些年下来,却也得到了证明。

起码在这个时代来说,不管是体育课还是所谓的武术课,对于被八国联军打怕、打狠了的天津人来说,都是必须的一针强心剂。

只有比洋人更强,以及证明自己比洋人更强,他们才会从心态上站起来。

虽然现在谈这个还远,但练习武术、还要学习那武术精神,的确是会让人变得更加自信。

这种自信甚至还会反馈在其他学习上,看到了这个变化、也早料到了这种变化的严范孙、周学熙他们自然是欣喜又欣慰,当然对于提出这些的李勇也不会忘记。

李勇现在可以说是天津的政商、文化以及武术界共同桥梁,虽然他自己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和身份有什么显著变化,但平常交往中大家的态度变化还是能够感觉得出来的。

1909年的天津,看起来依然平静,不过李勇知道这平静中隐藏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