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回 明星选手

本来其实只是地方性质,只在佛山举办的比赛,李勇靠着自己还有拉来的赞助商的关系,让其得以上了广东台的深夜档播出,但是平台整体流量也不大。

然后就是在网上,和目前还不算很火的某视频网站签订了播放协议,本来按照李勇自己的想法,其实也是能够在广东及某些地方,还有武术圈子里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就足够了。

他甚至都做好了亏本的准备,而且这个节目还没有播出的时候,李程浩就已经为节目掏出了千万。

要知道这个节目没有什么酬劳很高的名人,也不用什么特效啦,或者昂贵的道具之类地,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在演播厅里面,摆上一个擂台,然后旁边有观众入场,还有裁判坐镇,然后就是主持人。

当然,节目的内容肯定不只是这一部分,本质上作为一种“真人秀”,“武林风”自然不可能这时候像先前那些什么拳击比赛之类的,只是打就完事儿,这样也撑不起来节目的时长。

所以像是选手的背景、过去,生活、性格等,都会在节目上慢慢展现出来。

李勇也知道,很多时候这是吸粉的很重要的手段,有时候你看着一个选手很强,但是就是没感觉,可你再看一看生活中的花絮,发现居然这么强的人现实中很单纯很可爱,有一种反差萌,说不定就喜欢上了。

像那些综艺选秀的节目,变着法儿的制造各种人设和话题,但是“武林风”的这些参赛选手,根本就不用他们可以去找内容,每个人的生活就是一段足够精彩的故事了。

说白了,就像是谭谈交通那样一个本质上其实很单调的内容,却能出那么多期,还有那么丰富的题材,还总是能够制造出一些新梗来一样,生活其实才是最厉害的家。

它给每个人都安排编剧了或多或少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只是在一个固定的群体里面,大多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但是扩大到人群最广泛的底层,却是家家户户、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不一样的故事。

真正应了那句“都不敢这么写”、“电视都不敢这么编”,因为真实,反而越显得荒诞,因为荒诞,还似乎不合逻辑,反倒更显得真实。

因为、影视需要逻辑,但是现实不需要。

而“武林风”的参赛选手们,实际上大多都还是底层。

毕竟这年头,武术、功夫已经不吃香了。

就算是在影视圈里面,动作片、武侠剧的没落,武行虽然还有生意可做,但是重要性越来越低。

明明很多动作都是替身做出来的,危险都是替身去冒的,最后拿钱最多的反倒是那些要演技没演技、要能力没能力的所谓演员。

这里就有一个典型,那就是在港岛担任武行的洪叶。

洪叶当年号称“兵器王”,名头大,也是靠着自己的真功夫打出来的,然而在影视剧中,却只能做人家的替身,因为形象问题,偶尔可以出演也就演些反派、配角。

明明那么能打,电影里面却只能被人打。

不甘心也没办法,为了混口饭吃,赚钱嘛,不寒碜。

谁又能够想到,到了这里,洪叶成了兵器组的最大热门选手,仅次于封于修呢。

甚至在这期间,他竟然收到了不少片约,其中甚至还有主角的戏。

不过洪叶显然拎得清,毕竟也是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下来的,不至于因为这点东西冲昏头脑。

他很明白这一切是源于什么,所以在李勇那边伸出橄榄枝之后,他立刻选择了签约李勇的公司。

那些邀约靠谱的太少,打电话过去连一个敢确定的都没有,多半就是想要拿他现在的热度来炒作。

至少李勇给了他保底和抽成的薪资,之后再根据他的成绩来进行调整。

当然,这里面也有封于修一部分功劳,这家伙虽然不是口无遮拦,但对于其他人似乎也没什么心眼,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他的待遇让很多人都感到羡慕,洪叶也在其中。

而被李勇看上、跟李勇签约,自然也就能够得到一样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比奖金还重要。

毕竟作为武者,这么多年下来,身上总难保有一些暗伤,靠着自己根本没钱去看去治,甚至还得担心就算看出病来了没钱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