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从最开始的走投无路到站稳脚跟,从给大伊万打工到大伊万主动送上乌拉古董店30的股权,从毫无选择的以半价卖掉豹式坦克,到如今有足足五位前苏联英雄以及一位俄罗斯国防部官员为自己撑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这里面固然有手镯的加成,但不可否认石泉本身的行事准则同样占有重要因素。

在养老院陪着几位老人度过了一整天悠闲缓慢的时光,兄弟俩带着满满的收获告别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们重新登上了返程的航班。

重新回到古董店,石泉爬上太脱拉房车将装进相框的几张照片固定在了沙发后面的墙上。

这面墙上有龙和熊探险俱乐部的执照,有女英雄卡佳奶奶和他在奥西诺维茨码头的合影,有他和林雨寒在切尔斯基观景台的合影,同样也有为他提供88毫米炮线索的老照片以及当初将88毫米炮挖出来后的照片,当然更有他和大伊万初次开启尘封的蒙古国导弹基地大门的照片,以及他们兄弟俩在修复好的豹式坦克前拍的合影。

“这只是开始,总有一天我要把这面墙挂满照片!”

石泉信心满满的摆正最后一张照片的位置并用玻璃胶固定好,这才走下房车。

“木材厂那边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趁着天还没黑要不要过去看看?”早就等的不耐烦的大伊万问道,“如果没什么需要调整的,这两天咱们就要搬家了。”

“走呗!”

石泉接过大伊万递来的头盔,兄弟俩骑上一直停在古董店门口当招牌的乌拉尔挎斗摩托直奔南郊的木材加工厂。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翻新,这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初大伊万轻易就能翻过去的破损围墙被加高到了三米,上面甚至还加了一圈带刺儿的铁丝网。

院子里曾经齐腰高的荒草连同那座已经坍塌的车间以及各种后期增建的小房子全部拆除,只剩下了修复一新的二层小楼以及三座经过翻新的超大车间,当然,还有在这里不知道扎根了多久的各种树木。

“什么时候俄罗斯的工人效率这么高了?”石泉目瞪口呆的问道。

“如果我愿意把他们的工资再翻一倍的话,也许一周前就完工了。”

大伊万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肉疼的表情,为了尽快让这里投入使用,他可谓下足了本钱,不然也不至于和石泉开口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