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翻个面,只见照片背面用潦草的俄语写着一段话:“大卢基备份井第三次例行维护留念,1985年7月30日。”

“例行维护?你们这分明就是攒酒局去了吧?”

石泉自言自语,正准备把这几张照片放回原位,伸出一半的手先是一停,赶紧缩回来重新翻过照片,“大卢基?!大卢基有备份井?!”

这可是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他曾经听大伊万说过,备份井不记录在案,平时无人值守更不会封存导弹主体,但备份井里却会提前储备足够完成一次打击以及打击后保证在井内生存至少一个月的物资!

这波操作透着浓浓的冷战味道,因为这种所谓的备份井存在的价值便是随时准备列装服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借助周围其他已经完成发射任务的战斗单位增强二次打击能力!

别以为苏联没能力做这种事,早在59年玉米哥参观完某导弹生产车间后就曾经留下了一句让世界颤抖的名言:“苏联生产导弹和制造香肠一样容易。我们的生产线每年可以生产250枚带氢弹头的导弹。如果这些香肠在某个国家爆炸,那里什么也不会留下!”

如果做个比喻的话,苏联早就准备好了炮,差的只是把炮弹和炮兵运过去让它运转起来而已!

在当时,备份井仅代表着超高的保密级别,在如今,它更代表着能让普通人一夜暴富的机会!

想想当初的蒙古国导弹基地就知道,那座导弹基地里装备的还都是欧洲部分淘汰下来的就已经让安德烈和大伊万赚的盆满钵满。而这里封存的弄不好可都是全新刚出厂的“新产品”!

轻轻摸了摸和头顶并排固定的运动相机,石泉稍作犹豫最终还是将相片塞进了腰包的夹层,随后重新拿起撬棍开始对最后一个铁皮箱子下手。

一番暴力操作,铁皮柜门“当啷”一声砸在水泥地板上。头灯扫过,空荡荡的柜子里除了一盒还没开封的萨洛罐头和小半瓶伏特加之外别无它物。

最后在宿舍里转了一圈,石泉原路返回走出了阴暗潮湿的隧道。

“没有发现?”

基里尔见石泉两手空空的走出来,脸上顿时写满了失望。

石泉摇摇头,从腰包里拿出照片递给基里尔,“多少有点儿收获,至少我们知道大卢基还有个备份井。”

“备份井?大卢基有备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