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家店坐到中午,我又带他吃了这边特色的海鲜。我曾经来a市进修过,所以比较熟悉,但这大概是方岷第一次出远门,我想趁自己还在这的时候,给他最好的。

果不其然,年轻人全程都兴奋地直跳,晃着我的手说,施老师,你真好。

直到我坐上回柳镇的车,方岷才肉眼可见地低落起来。不管我怎么嘱咐他、哄他,都没有用,依旧红着眼圈不让我走。

“好啦,下周我来看你,行吗?”

听完这句话,耍赖的人才放开衣角,狡黠地笑了。

第11章

我回柳镇后依旧过得忙忙碌碌,方岷也忙于学业和实习之间。

每晚十点半以后,我们才有空通过手机联系。大部分时候是我听他在说。

一开始,他会和我抱怨,不适应住宿、课程听不懂、考试分数总是很低。a校的人,大多在高中时期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排名总有先后。我以为方岷是受不了从尖子生到泯然众人的转变,于是安慰他,没事的,大学里让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去做些你喜欢的事情。

没想到电话那头倔强地说,不,我拿得到国家奖学金。

我不知道他是在和自己较劲还是想尽快还上学费——我想不出别的理由——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大学毕竟是最后一段可以无拘无束的日子,我那时对未来几乎没有规划,只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每天钟爱和英国文学专业的人一起爬山读书,办了许多“没用”的活动,如果放到现在,有个词形容我,“佛系”。

方岷不一样,他一直目标明确,且拼尽全力也要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