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落魄学生米有德

「咱们齐国适合种植桑树吗?具备大规模养蚕的能力吗?」

「为什么要种植桑树养蚕,直接购买蚕茧那多轻松。

我们玩的是工业,涉及到农业领域,那会玩不转,容易吃亏。」

米有德听着两人的聊天,他混迹在罗衣港,知道这里已经变成齐国的纺织中心。

当地的官府已经喊出口号,齐国要在五年之内,八成的布匹和服装,出自罗衣港。

米有德发现两人一直在聊天,没有关注放在一旁的报纸。

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读过报纸。

如果能读这份报纸,很可能会发现更好的工作机会。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十年,识字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技能。

但随着帝国普及小学教育,哪怕是在帝国农村,大字不识的人,已经变得很稀少。

哪怕只上过小学一二年级,日常使用的数百字,他们都能认全。

现在识文断字,已经不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学识。

米有德小口品尝者包子,等待着两人的离去。

他的预感没有出错,这两人讨论的兴趣很浓厚,吃完饭拎着公文包就走,根本就不在意放在桌子上的报纸。

可能是对于他们来说,几文钱的报纸不值得他们在意。

米有德看到两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他这才快速动手把报纸抢过来。

他阅读报纸上报道的事情,双眼渐渐发光。

这份报纸是齐国最大的报纸《齐国日报》。

报纸上会邀请一些学者,他们会把齐国的政策,讲的很透彻。

米有德立刻翻到招工的广告区域。

他发现不要求户籍等身份,还能最快赚到钱的工作,一共有两个。

齐国官府缺少专门教导原住民的老师。

米有德发现这个工作要求身体健壮,最好有在军中服役的履历。

他看到这个条件,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另一份工作就是参与医生培训。

米有德连鸡都不敢杀,怎么可能去当医生,给人开膛破肚。

他正在沮丧时,翻看到报纸的头条,变得更加沮丧。

他看到齐国即将在明年三月份举行第一次科举。

科举的参与条件,那就是要有齐国的户籍。

米有德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

他之前听闻,四位皇子建立的国家,相关政策基本都继承了帝国。

齐国也继承了严苛的户籍制度。

他这种被帝国通缉,逃亡出来的人,无法在齐国落户。

他如果选择在齐国生活五六年

,有很多方法能落户。

但他无法参与建国之初的前几届科举。

他这种没有背景的人,在官场上肯定会寸步难行。

米有德开始沮丧,随后又释然了。

他把报纸扔在地上踩了一脚,随后自我鼓励道:「商鞅是魏国人,他入秦为秦国奠定了霸业基础。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米有德已经下定决心,前往更加开明的藩属国。

齐国本来国力就弱小,齐王还不想办法增强国力,完全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昏庸之辈。

米有德走出酒馆,他望着前方繁忙的罗衣港。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银币,现在只剩下一银币。

这点儿银币雇不起马车,只能乘船前往吴、楚、越、唐、闽这五国。

唐国和闽国,米有德直接不考虑。

唐国也是皇子建立的国家,他这种黑户未必能落户。

闽国已经是成立多年的藩属国,国内的政局已经稳定。

他这种新人肯定无法出头。

吴楚越三国,具体前往哪个国家,他现在还有些迷茫。

米有德现在非常穷,没办法通过金钱获取消息,那只能通过人情。

远在异国他乡,那也只能靠老乡。

一口熟悉的乡音,会让很多人放下戒备。

米有德来到码头,罗衣港的码头已经大量使用机械。

码头扛包的工人,那也是当地的原住民为主,汉人大部分都是管事。

米有德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些来往的汉人身上。

直到他听到一句熟悉的方言,正从一位满面沧桑的大汉口中说出来。

大汉用方言训斥完,他发现下属无动于衷,立刻重新训斥。

「你这个废物,这里面装的可是玻璃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