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十二章 兄弟《黄山游》

“当时罗先生从嘉德购入这套册页的时候,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也是我们当时给罗先生的建议。”茅筠松说道:“然而现在有了一个新的说法,有台岛研究者认为这些画册是大千先生的草稿而非精心创作,加上幅面太小,因此不应该成为大千先生画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可我对大千先生的研究也不够深。”周至微微皱起了眉头:“你们都分辨不出来,那我可能也做不了什么啊?”

“周先生在和徐先生修复三星前会长作品的时候,对书画用纸的精到鉴识,令人叹为观止。”茅筠松说道:“后来我们研究过周先生替故宫,尤其是替蜀大博物馆修复书画的时候,对修复用纸也非常的严格,是吧?”

“现在还要加上用绢了。”林婉秋在一边笑着补充,很显然,这些情报多半都是她提供给茅筠松的。

“家里有位长辈是扬派修复专家,从小在这方面倒算是耳濡目染。”周至只好承认:“后来在首都也接受过几位大擘的教诲,算是有一些心得。”

茅筠松顿时松了一口气:“因此我们想请周先生对《黄山游》册页所用的纸张进行一次鉴定。”

“大千先生对书画用纸非常讲究。”周至说道:“还曾经因为嫌弃各种纸张都不合用,特意在蜀中夹江研发竹纸,当地现在都还保留有制作工艺,纸厂称其为‘大千纸’,每年要被嘉州画派定走许多。”

“不过就算我鉴定出《黄山游》的用纸是当时比较名贵的纸张,那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呀?”周至疑惑道:“以大千先生的实力,他想要用哪家纸厂的用纸,纸厂还不得巴巴地送上呀?求回一幅墨宝,那可就是活广告!”

“可要是大千先生用的是宋纸呢?”茅筠松笑得很自信:“要是《黄山游》本身是用宋纸所画,那台岛研究者所谓册页不是精品的结论,是不是就可以推翻了?”

“宋纸?夸张了不?”周至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哪怕是那个年头,宋纸也不是那般好找的,要不然历代内作也不会费劲心力去模仿宋纸了。大千先生从哪儿搞到的?”

“这些就需要拜托周先生鉴定了。”茅筠松说道:“我只是在从大千先生和其兄长张善子的书信中找到的线索,他提到过得到一些宋笺,终于可以写自己喜欢的黄山了,信件时期与这批画作的公布时期相去不远。”

“这批画作本身非常精到,”茅筠松说道:“台岛研究者属于无理取闹,我想既然大千先生提到用宋笺作黄山景色,这批册页的大小刚好也符合,那要是能够证明我的猜想,是不是可以算作证据?”

“可要是鉴定出不是呢?”周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