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十六章 交流收藏

“路线正确了,的确可以事半功倍。”周至对罗夫人倍感佩服:“二十世纪水墨收藏体系,夫人的眼光和魄力,当真都令人钦佩。”

“一开始也经过了一番摸索的。”罗仲荣说道:“刚开始的收藏没有固定,主要是先看画,再看画家。”

“后来时间长了,就好比我们的口味,是会不断改变的,收藏的时间长了,对每位画家的作品看多了,品味也就有了。”

“现在我就比较喜欢齐白石、李可染、陆俨少、张大千、吴湖帆,还有一位香港的画家吕寿琨。”罗仲荣说道:“实在是太可惜了,本来听说沪上文物商店有一幅吴湖帆,一幅张大千,夫人便前往准备购入,结果刚刚打电话回来说是已经被人购走了,白跑一趟。”

周至心里暗叫侥幸,只好拱手:“不敢相瞒,沪上文物商店骆老和我交情也满好,前段时间承情受让了一批好物件儿,除了玉器十八子外,还有傅抱石的《兰亭图轴》,黄宾虹的《山行图轴》、徐悲鸿的《双奔马图轴》。”

说完赧笑道:“吴湖帆的《临郭熙幽谷图轴》以及张大千《竹溪觅句图轴》,也在其中。”

“啊?!”这回轮到罗仲荣目瞪口呆,接着苦笑摇头:“大陆藏家的实力也越来越雄厚,能够入手好作品的机会,当真是越来越少了。”

“明明是你们得便宜太久了。”周至表示不服:“当年国家为了创汇,从国博调出了多少件好东西?全都便宜你们和台岛的客商了。”

“光铜炉就一次批出了一万件,还有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哪样不是给你们收刮干净了的?”越说就越气愤:“比如供春,时大彬,陈鸣远的壶,我拜托苏省文物总店寻找,说是都没有了!”

“其实在这些门类上,周生也大可以走我们梅洁楼的路子,把收藏的名家年代更往现代挪一挪嘛……”

周至笑道:“这倒也是,我按照‘曼生十八式’,从紫砂一厂集了一套顾大师和他弟子的‘十八样’,也算是聊慰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