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二章 有些成绩不能说

眼见老头要急,周至赶紧安慰:“不过我们和oracle公司的合作关系是很好的,先期利用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文档入库和数据清洗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反正我们的图数据库本来也不是为了基础应用设计的,等到典籍采集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之后,咱们再往那边转,现在离建立典籍之间的多边关系,还为时过早,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那样还好,对了,旦增那边又在提了,问藏文何时入库?”

“藏文入库一共就三十个字母,”周至笑道:“排列还有规律,一排四个,一共八排,最后一排两个,在统一码里的编码空间都已经定下来了,从0f40到0f69,简单得很。旦增大师着急的怕不是这个。”

“对,他是着急想把藏文典籍进行数字化,一个历史系教授,现在没事儿老跟计算机系和中文大楼里系晃悠。”辜老是文人,考虑问题老是喜欢走学术角度:“要说起来,咱们的确挺对不起旦增大师的。先搞瀚文一二三期,再搞藏文编码,是不是先难后易,搞颠倒了?”

“没有。”周至当然不认这个账:“虽然从学术角度来说是这样,但是从社会需求的急迫程度来说,还是先搞瀚文大字库是对的,要不然搭不上s系统的顺风车,将来单独推广,和现在相比,难易程度会是天壤之别。”

“对哟!差点给大和尚骗了!”辜老这段时间估计也是没少被旦增大师游说,等到周至提醒才明白了过来。

“藏文字库简单,加上之前有了字卡扫描的成功经验,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实还是很容易的。”周至说道。

“下周让旦增大师带着小组来开会。”周至说道:“清代嵩祝寺版大藏经,是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刊刻的。因为是清王室官刻本,刻造,装帧都极度精良。”

“版型也比其余各个版本要大,刻工精港,校对优良,笔触细腻,设色为朱色,非常适合作为字码所用。”

“只可惜这套精良的版片,已经毁于光绪庚子之役,但是印刷出来的藏经,却流传到了岛国和欧洲。”

“流落在岛国这部大藏经,正好被静嘉堂收藏,他们在五十年代初还出过一部影印本。”

“我们已经和藤田家族达成了协议,他们会将当年的影印底片复制件送一份过来,大家成立联合工作组,将《嵩祝寺版藏文大藏经》的数字化工作,作为静嘉堂文献的另一个重点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