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四章 献爱心

“没有啊?”周至都不知道孙老说的是哪件,只好打哈哈:“我连宅子都好长时间没淘了,今天纯属手痒得不行,来过过干瘾来了。”

“你就别谦虚了。”苏老笑道:“听说你帮沪上博物馆修复了一幅文徵明的行书绢本,《奉天殿早朝诗轴》?”

周至连连摆手:“哎哟可不敢这么说!我那时去给徐老打下手,学手艺来着!不过托了杨大师的福,我们用早催三眠蚕的蚕丝,复原出了修复古代绢本用的仿古命绢,徐老相当满意。”

“《奉天殿早朝诗轴》是第一幅用这新技术修复的古代卷轴。”

“那以后咱们修古画儿,就不用再像现在这般,把老命绢抠出来填洞了?”一名老师傅问道。

“应该是不用了。”周至说道:“仿古绢的纤维粗细密度与宋代丝绢非常接近,加上合适的做旧工艺,成色是相当老气儿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产量现在还有点拉胯,成本也不便宜。做旧的工序都有几十道。”

“你们说要是大千先生得到这样的绢,画出的药师菩萨像那会不会被当成响拓吴道子的宋本?”老爷子们有的已经开始在发挥想象力了。

“那也不会。”周至说道:“我们的这个绢是机织的,经纬分布非常的均匀,和古代手工纺织的画绢,在高倍放大镜下存在很大区别。”

“那你们干嘛不仿得更像一点?”“对呀,丝都得到了,织造应该不是问题吧?”“九十九个头都叩了,临进庙门了差这一个……”

周至笑了笑:“其实我们这么做,有个最大的目的,就是防着刚刚王老说的那种情况——给高手拿去造假。”

“哦对对对……”老头们这才回过味儿来:“是得防着这一手才行!这年头烫手货是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费观也过来了:“几位,我们就准备开始放人了啊,肘子你年轻,今天多受点累!”

周至比了个ok的手势,表示没有什么问题。

没多一会儿,各个鉴定师的桌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市民们手里的东西最多分作三类,一类就是瓷器,这类瓷器以民国寄托款最多,很多都是民国甚至建国初期仿古代的,而且还不仿得太久远,就仿明清两朝开始流行官窑底款以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