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十二章 永宣的端庄饱满

“要是真在你手上修缮的话,肘子你可别瞒着老哥哥们呀,我听说这样的东西国家都珍重得很,一般拿出来给大家看的都是复制品,能够看到真品的机会少之又少。”

原来老柴的逻辑在这儿,周至不由得觉得好笑:“六手卷还真是我在修,但是修的地方特殊,还有士兵站岗,我拿不出来,你们也进不去。”

“不过修好之后,在省博一定会有一次真迹展出,到时候我通知大家,搞几张贵宾票,提前进场看个饱。”

“那太好了!”除了张诚暗自好笑外,其余几人都是喜出望外,柴荣斌笑道:“走,狮子楼,今天咱们好好吃一顿,庆祝老柴我捡了个好彩头!”

“活该你嘚瑟。”老李也笑道:“难得蒙对了一回。”

“什么叫蒙?明明是我眼力见涨,苏麻离青四大特征我还能不认识喽?!就算年代存疑,但起码也知道是明青花嘛,可喜可贺!”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笑了,老王就取笑他,可喜可贺这种词,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吗?!

五个人差不多可以划分成三辈儿,不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大家都是通达之人,现在已经是忘年之交。

狮子楼最近刚刚在琴台路开了一家店,豪华大气,离张诚店铺所在的送仙桥也不算远。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生活追求的日益提高,传说中司马相如和文君私奔后开设小酒馆的琴台路,现在也成了文化一条街,许多文玩店,书画店,高档的文房用品和笔墨纸砚的店铺,甚至还有黄金首饰,翡翠饰品,玉石山子等,都在这里扎堆儿,成了一条“文化街”。

甚至还有了几家画廊,倒腾省内一些“名家”的书画,顺带也承接装裱,好像生意也还不错。

连带着新开的狮子楼都在金碧辉煌当中带上了些“文气儿”,装修得古色古香,从正堂两侧的木板花窗,厅内的迎门木雕障壁,大楼二层上“星辉楼”的金文书法牌匾,下层正厅门口上方的“狮子楼”欧楷牌匾,包厢里各种花窗,花板,还有瓷器陈列,都挺上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