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祸宦+番外 沉九襄 1644 字 3个月前

赵瑞成倒是因周承彦之故与上头一位高班走得很近,但周承彦放他在赵瑞成身边是为臂助,不可能教他越过赵瑞成去。

他无人可做依托, 除了韬光养晦没有别的办法,每每在夜里看着天上孤冷的月,半晌凝眉不展。

可韬光养晦并不是束手待毙,枢密院衰落已久,选用填任这等事从来不由林永寿一人做主,皇帝政事繁忙自然也顾不上,于是拟定的填任人选经由枢密院内部商议后,还要送至中书一份,由中书审议、核实后,方能奏效。

此举一来是为防止奸猾之辈掌权后凭借近侍身份霍乱君心,二来,也是朝堂上众臣以前代大宦官为诫,对枢密院的一种遏制。

他于是每日寻了机会便往中书递送文牍,每日出现在方纪存眼前,没有提过只言片语,也从没有真的妄图什么,若说有,大概便是那一丝丝的期望吧。

到三月底时,所有填任人员名录便都初步敲定下来,这事不算小,直接由上头一位郑高班亲自送去的中书面承方纪存。

几日后,中书批复下来,郑高班前去拿回,方纪存倒是没有对名录人员有何异议,却只是额外问了一句:“院中有一院吏名叫晏清的,你可知道?”

一句话转头便进了林永寿耳朵里,他听着郑高班对那人的形容,方才想起来从前有个和淑妃、皇后、程婕妤都扯上过关系的内官,只不过那时候还叫晏七。

短短一两年,前朝后宫都教这人走了个遍,如今人还入了方纪存的眼,对方既然问这么一句总不会是废话,林永寿愿意给这位中书令一个面子。

“换下来一个承旨给他吧。”

他吩咐的简短,那头郑高班听了却一时犹豫,“大监有所不知,此人与那赵瑞成关系颇为密切,是一道进来的,先头拦不住祝高义那厮吃里扒外,已经提了赵瑞成在名单上,再提一个晏清,怕是不妥。”

林永寿冷哼一声,“能找到方纪存那,算人家的本事,就拿他换赵瑞成下来,周承彦若不处置他,总归人在你手底下,你看着办。要是就这么处置了,也不是咱家驳了方纪存的脸面。”

名录公示授敕令腰牌那日,晏清其实早已听闻消息往中书叩谢过方纪存的提携之恩了,但他那时并不知自己顶替的是赵瑞成的位子。

承旨授令完毕回到崇文堂,当天一整日也都不见赵瑞成踪迹,直到晚上回到住处,才见赵瑞成站在门口等着他,望过来的眼神,满目怨怼。

“跟我走一趟吧,干爹要见你。”

到此时,他已经隐约猜到发生了何事,但去这一趟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与其闹到人尽皆知,重则获罪丢职,还不如铤而走险一回。

周承彦纵然在内侍省位高权重,却也不可能就在今晚杀了他。

外头冷风嗖嗖,两个人走一路都未发一言,再站到周承彦的居处门前,他想起上回从这儿带出去的一身伤,垂眸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同赵瑞成一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