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赶下台

抗战之重整河山 鱼夫 4475 字 2个月前

外界会普遍的认为,谁先攻入柏林谁就是此次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

华盛顿和伦敦都希望西线盟军能够率先入主柏林,将这份荣誉揽到怀里。

第1集团军司令布莱德利、第3集团军司令巴顿将军以及大量的同盟国士兵也希望能够赶在布尔什维克之前进入柏林,亲手毁灭希特勒的纳粹政权,给他们的军旅生涯增添上浓墨重彩的1笔。

苏维埃那边也是类似的心态。

希特勒到现在都还没有放弃抵抗的迹象,可以肯定的是,最终攻克柏林的战斗将会异常的艰难。

虽然没有如日本帝国主义那疯狂嚣张的1亿玉碎计划,但是希特勒也搞出了个克劳塞维茨计划,执行焦土政策,征调平民和年轻人进入军队,依托城市的街道和房屋进行殊死抵抗。

可以想象得到柏林城市巷战的残酷。

lt,

艾森豪威尔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开来,声音平稳的问道:

“你觉得我军要以多大的伤亡代价才能够攻克柏林?”

参谋长史密斯的神色也郑重了几分,低头沉吟片刻之后回答道:

“如果与布尔什维克人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发动攻势的话,伤亡应该在30万左右。

如果只是独立的进攻,伤亡人数或许会突破50万。”

史密斯自己说完后都倒吸了1口凉气。

只是为了1个入城的荣誉就要付出35十万人的伤亡,这很难让人接受。

艾森豪威尔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你也觉得很吓人吧?

我们还在这里犹犹豫豫,但是我相信斯大林为了这个政治意义和荣誉,肯定愿意付出35十万人的伤亡。”

“你是怎么想的?”史密斯将军直接了当的问道。

“让士兵们牺牲在胜利之前得不偿失,战争本应在原子弹横空出世的那个时刻就结束了,后来的伤亡都不应该、也没必要。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才是根源,我们身为军人也只能服从命令。

这些天的伤亡就算了,但是我绝不愿意拿35十万士兵的性命去换取1座废墟,换取个人荣誉。”

史密斯将军的心里升起1丝惋惜,作为军人,谁不想拿下攻克敌国首都的荣誉。

但是艾森豪威尔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有些担忧的问道:

“军队还好说,1纸命令就可以让他们停止攻击的脚步,可是我们应该如何报告伦敦和华盛顿呢?”

艾森豪威尔说道:

“我了解总统先生的为人,他有林肯1样睿智的政治目光,也有林肯1样宽阔的胸怀,只需直言即可,相信他是不会逼着士兵们去送死的。

至于伦敦嘛,谁将成为新的唐宁街10号的主人都还没有确定下来,不用报告,只用告诉他们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决定。”

史密斯将军突然压低了声音,眨眼道:

“有些报社做过数据统计,丘吉尔连任的可能性似乎很少,大不列颠的人民希望有1个中规中矩的首相来领导他们开展战后重建工作,而不是1个战争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