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分离

“洪社长,不急,不急,慢慢说啊。”

老洪见到沈林琪就激动地抖着嘴唇,连续说了几个“好消息,好消息”,可是就是没有能够说出好消息到底是什么,沈林琪也心急啊,看老洪激动成这个样子,就能够知道他嘴里的好消息肯定很好,要不然他也不会激动成这样。

可是老洪就是不说正事儿,沈林琪赶紧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而老洪喘了几口气,终于平静下来,尴尬地看了看脸上看似一片平静的沈林琪。

“小沈啊,昨天下午有人去咱们出版社买《熊猫球球历险记》的版权,说是要拍成动画片,你的意思呢?”

她能有什么意思,只要钱到位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啊,不过话还是不能这么说的,只听她说道:“是哪个电影厂的?会改动原著吗?制作经费是多少?”

一连串的问题,让老洪顿时卡壳,他都没有问呢,只听到自己出版社的作品要拍成动画片,就激动地忘乎所以了,他再次尴尬地笑了笑,强行挽尊道:“因为还没有取得你的同意,所以就还没有谈。”

沈林琪无语道:“其他的可以慢慢谈,哪个电影厂这么有眼光?”

“是r国那边的,唐泽一郎先生,他们家族企业里有制作动画的公司,他说只要卖给他版权,版权费好商量。”

沈林琪本来激动的火苗,顿时如遇水浇,一点火星子都不剩下了,他们泱泱大国的文化,r国能拍出来吗?更别提r国那奇葩的审美观,就像当初动画片里面那个召集龙珠的猴子,彻底毁了她对美猴王的认知,她的熊猫崽崽可别再给毁了。

于是她冷酷无情地无视了老洪激动的心情,拒绝道:“我不会卖版权给他。”

老洪想起唐泽一郎给的丰厚的报酬,急忙劝道:“小沈,版权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有一万块呢,唐泽一郎先生说了,价格可以再谈?”

一万块多吗?在这个年代是挺多的,但是比起她目前的稿费来说,也是几个月的事儿,不过他给再多的钱,也不能卖,有些东西,是无价的,他们泱泱大国的传统文化,可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于是她反问道:“我的画册上的内容,可都是参照咱们华国的传统文化画的,r国能把原汁原味的华国文化给表达出来吗?”

老洪激动的脑袋终于冷静了下来,咬牙肉痛道:“不卖了,咱们华国的文化,还是咱们华国人来拍好。”

不过又颓丧道:“可是咱们国内的电影厂,目前没有一个人来联系我们。”

可恨的谭丽芳,因为李玥的小说拍成了电影,明里暗里地笑话他有眼无珠,放弃了一个人才,所以一听说沈林琪的画册要改变成动画片,他才会这么着急,唉,看来还得继续被她嘲笑。

而沈林琪却有着不同的想法:“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唐泽一郎不就是一个宣传的机会吗?”

老洪有些不明白:“什么宣传的机会?”

沈林琪笑颜如花地说道:“r国重金买《熊猫球球历险记》的版权,想要拍成动画片,可是咱们华国人是有骨气的,自己国人的作品还是想要交给自己国人拍,洪社长,这话放出去,你说会不会有人心动?”

老洪这下明白过来了,不过还是觉得有些不好,他们这么做有利用国际友人的嫌疑:“小沈,这样做是不是不合适,唐泽一郎毕竟是国际友人?”

沈林琪却没有这样的想法:“唐泽一郎想买我的画册版权,制作动画片,这是事实吧?我不卖,这也是事实吧?”

老洪点头,当然是真的了,要不然他怎么会专门跑这一趟,沈林琪继续说道:“这不就得了,我们只不过叙述事实而已。”

是这样吗?老洪总觉得哪里不对,不过不管了,反正现在又没有其他的办法,按照沈林琪说的试一试,权当死马当活马医吧。

接着老洪又说了一件事:“小沈,《小喇叭》广播,要讲你画册上的故事,从《森林大家庭》那一本开始,不过就是费用有些少。”

沈林琪这回可真是惊喜了,《小喇叭》可是一代广播传奇啊,伴随了华国几代人的成长,她小时候在老沈家,最喜欢听这个了,那可是她童年和少年时期为数不多的快乐。

“就是没钱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够听到我写的故事。”

老洪诧异地看着她,这还是那个谈稿酬时候跟他分豪必争的沈林琪吗?今天怎么大方起来了,简直视钱财如粪土,这不像是她的风格。

沈林琪听了老洪的话,心里有那么几秒钟的肉疼,不过最后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反而说道:“有些情怀,是不能够用钱衡量的。”

老洪可不相信她的鬼话,不过还是说道:“《小喇叭》上一讲你的画册,你的画册销量必然会爆增,唉呀,这么一想,唐泽一郎那一万块,根本就不够看,小鬼子果然抠门,不卖给他们是对的。”

这么一想,老洪都不肉疼了,更别提沈林琪了,她甚至想着,如果没有电影厂看中她的画册,等时局稍微好一点之后,她完全可以自费拍,凭借画册如今的销量,动画片的市场也根本不用愁。

不过制作动画片需要的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沈林琪眉头皱了皱,啥时候才能做生意啊,光靠她的笔啥时候才能攒到制作资金。

“小沈啊,《熊猫球球历险记3》你啥时候交稿?”

兴奋过后,老洪老生常谈催稿,沈林琪想起自己最近画稿方面毫无进展,不由歉意道:“最近遇到创作瓶颈了,什么时候交稿,我也不能确定。”

老洪急道:“那就赶紧找办法解决问题啊,趁着《小喇叭》广播的春风,咱们得趁热打铁地推出第三部啊。”

沈林琪也明白这个,可是灵感可不是她着急就能够着急来的,不过还是说道:“我尽量。”

老洪见她这样,也不好再催,说到底还是怕催急了,仓促之间的作品质量上出问题,作品口碑得来不易,他们可不能因为心急给毁了。

“你也别太着急了,画册质量是重中之重。”

老洪的话,沈林琪赞同地点头,老洪又说了一些事,便准备告辞离开,沈林琪让他等一等:“既然来了,就帮帮忙看看我这几位同学写的文章怎样?”

说着沈林琪便把手中王金玲,姜琦,还有鲁有志最近写的随笔拿给他看:“这是他们练笔的作品,你瞅瞅看他们有没有前途?”

老洪看了看,文笔还有些青涩,文章结构上也不严谨,不过立意上还是不错的,而且他们才大学一年级,再深造两年,将来肯定不会错,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让他们回去好好改改,然后照着这个地址投稿,试试有没有发表的可能。”

沈林琪拿过来一看,这是申城的一份主攻文学方面的报纸《文艺报》,林杏的文章就是刊登在这上面成名的,它可不是《文学报》靠李玥的文章销量大增,它的销量可是一直都很好的,老洪给了她这个地址,让她大喜。

本来她还想发表几篇短篇小说练笔呢,可是她如今和谭丽芳也算是撕破脸了,她怕她投递了文章后,被她毙掉,现在好了,有了《文艺报》,她又有了练笔的地儿了。

“谢谢你啊,洪社长。”

老洪摆手:“谢啥,举手之劳的事儿,不过你可要记得别让这几个好苗子,被东方出版社给拉拢走啊。”

沈林琪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我会看着他们的。”

老洪离开后,沈林琪雀跃地回到了教室,把王金玲三人的稿子给了他们,然后又把老洪的意见说了,三人兴奋不已。

除了王金玲家里还算富裕之外,姜琦和鲁有志家里的条件可不好,虽然学校不用交学费,还有补助,但是那点补助的钱也仅仅够温饱而已,他们如果想要生活好点,或者是想要支援家里,就远远不够了,如果有了稿费,他们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沈同学,谢谢你啊。”

姜琦和鲁有志感激地向沈林琪道谢,沈林琪客气道:“你们不用谢我,以你们的水平,发表文章是迟早的事儿,而且这一次你们投过去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发表呢。”

“还是要谢的,如果不是你,我还不知道啥时候才会有勇气投稿,现在有了洪社长的鼓励,对我们来说,就是动力,就是勇气。”

姜琦的话,也是鲁有志想说的,也在旁边附和:“是呢,而且还是《文艺报》,就是稿子被打回来了,也不会没有面子。”

“小琪,谢谢你,等我拿到稿费了,我请你去老莫喝咖啡。”

比起这俩人的客气,王金玲抱住了沈林琪的胳膊,直接许诺上了,沈林琪哭笑不得:“得了吧,你的稿费恐怕抵不上一杯咖啡的钱。”

王金玲不以为意:“小琪,你瞎说什么大实话啊,我这不是为了庆祝吗,庆祝的时候多花点钱,我乐意。”

沈林琪不搭理她,反而趁热打铁地替老洪说好话:“你们加油,老洪说他们出版社等着你们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