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可以说,出身不正的流言一直是原书里困扰楚承昭的一个重大事件。

她就是被他保护得太好了,连原书里的这个剧情都给忘记了。若不是今天听到,她也不会想到这种流言已经传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

就没有什么办法,真正可以帮他辟谣吗?宋瑶闷闷地想。亲子鉴定这种技术,在这个时代她就是想破了头也苏不出来啊!

楚承昭看她皱着一张脸冥思苦想的模样,把她按进自己怀里笑道:“好啦好啦,乖啊,咱不想、不生气了。”

初一那天,祭祀大典之前,几位老王爷就直言他的出身问题。他当时听到的时候手心都是发凉的。寻常人家或许是可以对这种无稽之谈置之一笑,皇家却最重视血脉的,这种流言可谓是大忌。

幸好永平帝难得地强硬了一次,将几位王爷都申斥了一通。

在确定宋瑶看不见自己的脸的之后,楚承昭脸上的笑淡了下去。

他凤眼微眯,眼中杀气弥漫。

好,好得很,这些个王爷、叔叔真真是好。

若他最终无缘那高位便罢了,若他真能荣登大宝,便拔了他们的舌头,缝上他们的嘴,且看他们如何再搬弄是非。

第80章

七天的年假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 反正宋瑶没怎么觉得, 年假就已经过完了。

楚承昭之前领的是一等侍卫的差事, 恢复身份后再做显然是不合适了。永平帝另给了他新差事, 让他掌管内务府。

内务府掌管宫廷事务, 之前是福王担任总管一职。

初一祭祀大典之前,福王率领其他宗亲,逼着永平帝给楚承昭来一场滴血认亲。永平帝当场申斥了他, 革除了他的差事,罚他闭门思过半年。

这个肥差空出来后,一众皇子和其他宗亲都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没想到转头永平帝就把差事给了楚承昭。

这下子好了,怀疑他的, 针对他的,往后还得受到他的管辖,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宋瑶听到楚承昭升官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这书里的大耀朝,是个架空的朝代, 类似于明清时期。这内务府总管她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 但在清穿小说里看过, 那可是个大肥差啊!

好像历史上和珅就做过内务府总管, 赚了个盆满钵满的。而且不仅有里子, 也有面子,那可是从二品的高位,掌管皇室的大小事宜。皇室中人的大小事务, 也都由内务府一手包办。

说具体点,就是皇室中人的丧葬嫁娶都得经过内务府。

楚承昭一旦能坐稳这个位置,那些皇室中人不仅不能给他脸色看,还得看他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