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邵瑜话说得好听,但柳书记却不太看好,只是年轻人有干劲,他也不会泼冷水。

书记的工作还是挺多的,下午便要视察三个厂子,全都是青栾县的拳头产业,分别是纺织厂、烧砖厂,已经钢铁厂,柳书记如今上任方才两个月,底下的人也摸不清楚他的性子,在邵瑜陪同视察的时候,倒是有不少人想要走他的路子。

给钱给票还有送物资,倒是什么都有,邵瑜初来乍到,旁人也许会觉得这些东西十分诱人,但对邵瑜却没什么效果。

邵瑜倒是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东西没有收下,反而提点两句,柳书记看起来是个清廉的,这些人若是明白,应该就不会再往枪口上撞。

只是邵瑜不收东西,这些人并不觉得是他清廉,得了提醒也不曾心存感激,反而私底下骂邵瑜装腔作势,更有甚者,不听劝告,直接往枪口上撞。

有道是“良言难劝要死鬼”,既然他们这般找死,邵瑜压根也劝不住,到了柳书记面前,搞这些花样,自然被喷了一个狗血淋头。

三个厂子里,唯独有砖瓦厂的厂长因为做事比别人总是慢一步,因而才躲过这一劫。

虽然骂的狠,但一时也没有换人的想法,只是钢铁厂和纺织厂的效益,近年来确实差了不少,因而在每年县里做汇报的时候,总有些抬不起头的感觉。

柳书记骂的凶,但也不能完全丢开这两个国营企业不管,还是要开会帮他们想办法,提高绩效。

还不等柳书记开会,邵瑜就已经提交了两份计划书给他,柳书记在厂子里视察的时候,邵瑜也没有闲着,看机器、询问老工人,几乎一样都没有落下。

等到柳书记比对一下从会议上得到的建议,仔细一看,还不如邵瑜的提议更加切实可行。

一个好的秘书,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柳书记只觉得,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舒坦,自己还没有开始说话,邵瑜就已经走一步想三步,提前就已经想好了。

很快,以邵瑜的计划书为基础,经过些许增加和删减之后,形成了一份新的计划书,很快两个厂子就开始轰轰烈烈的整改活动。

恰逢邵瑜寄到市报和省报的报道有了回应,市报录用了,但省报却没有选上这篇稿子,到底只是个小新闻,能得到市报报道,柳书记已经觉得是意外之喜,但邵瑜却觉得自己依然有进步空间。

而赵家村这头,赵队长也是个行动迅速的人,得了邵瑜的建议之后,第二天一早就组织力一批人手,按照邵瑜的要求砍了几棵竹子,又由一个村里的老匠人片出细细的竹篾来,送到邵家去。

邵瑜自己试着用竹篾编东西的时候,邵家哥俩也在一旁看着,只是也不知为何,他们总是学不会。

看着邵瑜双手如同跳舞一般,快速的编织铺成,最后做出来的成品竟然是一个手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