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李厨子跟姜言意告状:“那老东西,如今军营不开私灶了,还是不少人大晚上跑火头营来,就为了听他转述几回评书,可把他给嘚瑟坏了。”

姚厨子腆着富贵肚,颠着大锅笑道:“就东家这店里生意的火热程度,我瞧着都可以盘个酒楼了。”

李厨子不比姚厨子粗枝大叶,他凡事都讲究一个踏实,听了姚厨子的话,便摇头道:“得一步一个脚印走扎实,丫头这店还没开多久,怕是拿不出那多余钱来,再攒攒。”

盘个酒楼的钱可不是笔小数目。

姜言意自己最近也在忧心店铺的事,她的店面太小了,不得已流失了很多顾客,整个西州城做得最好的古董羹就是她这里和来福古董羹,很多在她店里吃不上的,就去了来福古董羹。

两家的清汤羊肉锅子算是平分秋色,只不过姜言意店里花样多,各种各样的小菜配菜新颖,有封朔的那篇赋做招牌,又有姚厨子这个大厨坐镇,外加老秀才说的评书实在是吸引人,才一直压来福古董羹一头。

不过这样的打压对来福酒楼还是算不得什么,她的店只能容纳这么点客流量,多余的客流还是得流向来福。

姚厨子听了李厨子的话道:“钱的事好办,拉人入股可不就成了。”

以姜言意的古董羹目前的影响力,想跟商贾合作筹资确实不难,但按入股分红的话,到时候她苦心经营的火锅店,盈利后别人赚了大头,自己每天忙前忙后跟个打工仔一样,这就有点难受了。

姜言意道:“这事我好生琢磨琢磨再说。”

她现在手里的钱,可以扩大店铺,也够再开一个分店,盘酒楼实在是勉强了些。

跟楚家借的话,她想了一下大舅二舅的秉性,觉得到时候可能会被他们纠缠不清,单跟楚昌平说倒是成,不过很有可能演变成楚昌平资助她开店,后面死活不肯收她的还款。

姜言意还在思索这些时,姚厨子打开橱柜找调料,正好瞧见她收进橱柜里的面饼,好奇道:“东家,这是什么?”

姜言意这才想起自己昨晚做的方便面来。

她道:“我尝试做的面,用开水一泡就能吃!”

这实在是稀奇,姚厨子和李厨子以及郭大婶都没听过面还能这样吃,哪怕还忙着,都忍不住朝这边看来。

姜言意找了两个大碗,把两种面饼分别放进去,从凝固的猪油调料里挖了一勺调料放进去,给碗里倒入开水,淹过面饼。

大油被开水一冲就开始融化,里面的香味也飘了出来,姜言意用盖子盖住:“一会儿就能吃。”

焖了大约三分钟后,姜言意掀开盖子,两块面饼都被泡软了,她用筷子把汤汁里的调料搅拌均匀,汤面上瞬间飘起了油珠。

面饼没被工业生产线专用的压板挤压过,并不是卷曲的形状,跟普通面条一样都是直的,但口感并没有相差多少,油炸过的口感比非油炸的好些,调料包用茱萸代替了辣椒,对姜言意来说有些差强人意,但味道也还说得过去。

李厨子跟姚厨子在厨艺这一块上是行家,二人头一回见用开水一泡就能吃的面,实在是新奇,也拿了木箸个挑一箸尝味,对视一眼后,半晌无言。

姜言意本没觉得翻车有多厉害,见二人这副神色,不由得问道:“怎么了?”

李厨子没有答话,反而拿起橱柜里没有泡过的面饼,放到鼻下闻了闻,又掰下一小点尝。

他问姜言意:“你做的这索饼,也能干吃?”

姜言意点头:“可以干吃,都是上锅蒸熟了的,就是味道可能没泡开的好。”

姚厨子惊道:“东家,您这索饼我老姚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见过。”

比起姚厨子的喜形于色,李厨子情绪则内敛得多,毕竟是在军营里做事的,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他平日里还管着手底下百来号人,自有一股威严在。

李厨子不说话,姜言意心中还真有点忐忑。

片刻后,他点头赞许道:“你这索饼做得有意思,能干吃也能泡水吃倒是方便。”

姜言意心说名字都叫“方便面”了,能不方便么。

她道:“我见城郊一处哨楼的将士都是啃冷荞面饼子,得知他们十天半月都吃不上一顿热饭,回来便试着做了这样的索饼。”

李厨子方才尝过她做的泡面,知道用料全是精面粉,便摇头道:“如今南边一打仗,粮草艰难,营里的将士都是吃荞面糊糊,用这样的精面粉做索饼,供给全军将士是不可能了。不过我可以回去禀了营里的将军,看他们怎么回复,若是可行,回头我向你买这方子。”

既是帮军营做一点事,姜言意倒没想钱的事情,她道:“哪还要钱买,我直接告诉师父您就成了。”

李厨子虎着脸道:“你这丫头,公私分明的时候就得公私分明,你以为军营缺那几个买你方子的银子?真不知你这性子是怎么把店开起来的!”

姜言意被他训得不好意思,姚厨子便帮腔道:“得了,老李,东家性子豁达,哪像你这老东西,一辈子都在叽叽歪歪、斤斤计较个什么劲儿!”

李厨子气得吹胡子瞪眼:“这是我徒弟,我不教她,就怕碰上你这样的老东西,仗着年纪大拿乔躲懒!”

“哎,你这老不死的,怎来训起我来了!”

……

二人又是一番互怼,姜言意劝架无果,只得由他们两个老顽童闹腾去了。

李厨子当天带着几饼面饼和调料回军营去了,让姜言意等消息。

军营里的消息还没等来,倒是有一支商队进店来吃锅子时,无意间看到姜言意用开水泡面,大呼神奇,要了一碗面,尝过之后惊觉味道不错。

商队走南闯北的,时常有寻不到落脚地的时候,偶尔住的客栈吃食也不是那么和心意,顿时决定在姜言意这里多买些面饼,带着路上吃,方便又省事。

后世的方便面宣传时都说没添加防腐剂,只是因为面饼里的含水量低,细菌无法生长,又在无菌条件下,所以能保质很久。

因为没有真空包装袋,姜言意也不知她这自制的方便面保质期是多久,只能嘱咐购买面饼的商人一句:“要是发现这面饼变质了,就不能吃了。”

富商像是听了个笑话,“店家这话说的,咱们又不是傻的。”

姜言意有些汗颜,在这全无食品保质期概念的时代,人们判断食物能不能吃,都是看颜色变化闻味道,饥荒战乱断粮的时候,更没人讲究这些,毕竟树皮草根都有人抢。

面饼她用油纸密封好,加了猪油凝固的调料则装在带盖的竹筒里,省得赶路磕碰到。

接下来几天,方便面掀起的热潮远远超出了姜言意的想象,几乎是但凡有个赶路的旅人,都愿意来买一块面饼,她的调料因为只能一竹筒一竹筒的卖,倒也没受影响,因为不少人发现,挖一勺调料油,用于炒菜或是自己煮面吃,味道也相当不错。

一时间不管是面饼还是调料油都供不应求。

姜言意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蚊子腿也是肉,她完全可以大规模生产面饼或是卖拌饭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