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虽说是她站着,封朔坐着的,但封朔那目光,总让姜言意觉得有股说不出的压迫感,她嗔他一眼:“看什么?”

封朔嗓音懒洋洋的,略带几分痞气:“看你啊。”

“那你慢慢看。”姜言意垂下眼帘,遮住了眼底被他这句话撩起的涟漪,故作镇定开口。

擦干净那个唇印,她刚要收回手,却被封朔一把攥住了皓腕,从手背看,她五指纤细白皙,嫩葱根一般,甚至看不太清指节,只不过手心和指腹却有些不太明显的茧子。

封朔轻轻摩挲了一下她手心的茧子,音色低沉得有点黏,说不出的性感,“怎么弄的?”

姜言意道:“练弩时磨的。”

封朔做给他的那把弩虽小巧,但箭放出去,好几次都震得她手心发麻,慢慢有了一层茧子,她用弩时才愈发娴熟了,如今在二十步开外也能射中箭靶。

封朔没说话,盯着她的手细细端详片刻,滚烫的吻才落在她手心,温热的唇贴在她掌心那层薄薄的茧子处久久未动,“疼吗?”

“没磨出茧子的时候疼,茧子起来了,就不痛了……唔……”姜言意正说着话,不妨低呼一声。

姜言意被他突来的举动吓了一跳。

他似乎知道她发作的临界点,在她要用力抽回手时,就率先放开了,幽深的凤眸平静得令人心悸,好似山雨欲来,道:“走吧,去看母妃。”

若不是他音色依旧磁性得有些发黏,单这副清冷正经的神态,姜言意都要怀疑刚才的一切只是自己的错觉。

二人到明檀院时,伺候太皇太妃的婢子才说太皇太妃在小厨房,说是想亲自做些点心。

姜言意先前在明檀院的小厨房做过糕点,自是前去帮忙,封朔是个忙人,人虽来了明檀院,可还是不断有要紧的信件送到他手上来,他便在暖阁里抽空处理这些信件。

太皇太妃今日没穿华服,为了方便和面,宽大的袖子高高撩起,又用系带固定住。

瞧见姜言意,太皇太妃笑吟吟道:“瞧瞧,我先前就说你这孩子得多来府上坐坐,你一来衍奴就有空来看我这老婆子,你不来,他公务就繁忙得紧。”

姜言意被太皇太妃打趣得不知怎么回话,好在太皇太妃很快就自己揭过了这个话题:“人老了,手脚没从前灵活,做个点心,忙活了半天还没出锅。”

姜言意用系带绑好袖子后过去帮忙:“这些活儿都是熟能生巧,您长久没做过,生疏罢了,这是打算做什么点心?”

太皇太妃道:“福喜说衍奴近日胃口不佳,他幼时喜食荷月酥,哀家打算给他做些,那孩子肩上担子重,近日都瘦了。”

姜言意想起郭大婶走前让自己带过来的那盅鲫鱼汤,良心突然痛了一下。

她道:“这道点心我不曾学过,您到边上指点,我来做。”

太皇太妃道:“厨房腌臜,可别糟蹋了你这一身好衣裳。”

姜言意净手已经开始和面:“不妨事。”

太皇太妃也看出姜言意和面的姿势比自己老道多了,终是让开了位置。

“面揉好了得加豚油起酥两遍。”太皇太妃道。

姜言意揉了两下面团,只觉这面似乎更自己平日用的不太一样,揉起来格外服帖,道:“这面粉上劲儿快。”

一旁的厨娘笑道:“王府的面粉是从南边运过来的,往年进贡给宫里的,也是禹州的面粉。”

既是进贡的东西,那肯定是样样拔尖的。

面皮酥后,她在太皇太妃的指点下,用麻油、桂花、砂糖和金桔饼调制馅料。

馅调好后太皇太妃尝了尝,点头道:“味道正好,府上有年前腌制的青梅,可以再加点青梅进去。”

下人很快找来青梅,剔去核儿捣碎后混进馅儿里。

姜言意用酥皮包上馅儿,搓成椭球型,装进盘子里放进炉子烘烤。

面皮起酥两遍,因为有豚油的缘故,烤熟后和面时交叠在一起的面皮就分开了,掰开后里面是匀称的褶子,一层挨着一层,好似莲花瓣,中间的馅儿闻着有桂花的清香,还有一股橘皮独有的怡人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