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凌肃的生死成了压在她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终于撑不住了。

“娘,您先好好休息几天,养足精神,府里暂时交给宝儿和仙儿兰儿。之后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凌肃道:“我的伤,不是意外……”

凌老夫人的神色不禁一凛,身上恢复了几分凌家老封君的威势。

她把梁宝儿拉出去交代府里的事务,凌芷仙和凌芷兰留在房里伺候父亲。

梁宝儿再回房时,立刻察觉到房里的气氛不对。不知凌肃和两个女儿说了什么,凌芷仙和凌芷兰皆一脸凝重。

但梁宝儿问,父女三人都没有跟她明说,扬起笑搪塞过去。

凌肃受伤归来,宋国公府的访客络绎不绝。太医来了好几拨,结论都是需要静养,凌肃手臂上的伤太过严重,即使伤好了也会有后遗症,影响手的灵活性,可能不适合再带兵打仗。

太医的话明显有人授意,但谁也不敢把话说死。毕竟如今大邺朝拿得出手的武将太少。若凌肃的伤恢复得好,说不定能重新披挂上阵的。

而且即使凌肃要从大将军的位置上退下来,等着他的也是兵部尚书的任命,他会成为大邺朝史上最年轻的兵部尚书。无论对哪一方来说,他都依然有拉拢的价值。

身份最高的访客是太子刘勄十六岁的嫡子,延平郡王刘逍。

梁宝儿见到他,忍不住精神一震,细细打量这个时空的男主。刘逍相貌堂堂,气质谦和,和高傲跋扈的太子刘勄是两个极端。这些年延兴帝对刘勄越来越不满,始终没废他的原因,一是因为他的身份够硬,既嫡又长,难以撼动,二则是他实在喜欢刘逍这个孙子,觉得他最像他。据说,延兴帝一度想立刘逍为皇太孙,然后越过刘勄把皇位传给他。故而刘逍在朝中的地位很高,被默认为第三代储君。但有这么一个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儿子,刘勄会喜欢他才是怪事。虽然碍于延兴帝,刘勄表现得对刘逍极为看重,不但时常让他代表东宫在朝中走动,还为他请封延平郡王。明明“延”字犯了延兴帝的忌讳,延兴帝却大笔一挥,准了孙子用“延平”这个封号。其实刘勄最心爱的儿子是宁侧妃所出的次子刘琪。这位宁侧妃,正是凌肃的前未婚妻宁舒儿。

当年刘勄抢了宁舒儿,使得东宫和宋国公府结下梁子。这些年来,两边被默认为对头。宋国公府也确实与东宫不对付,刘勄多次想染指军权,都被凌肃不动声色撅回去。梁宝儿很怀疑,凌肃的伤是刘勄造成的。

如果真的是刘勄暗算凌肃,他就是一边耍阴招,一边又推刘逍这个儿子出来交好宋国公府。刘勄在传递一个信号:东宫有意和宋国公府联婚。

按照常理,为了避免向外释出与皇上争权夺利的信号,东宫应该主动避嫌,和朝中重臣保持距离,更不要说与武将之首的宋国公府联婚,除非延兴帝命不久矣,铁了心要传位给太子,为了巩固继承人的地位拉拢大臣,主动促成婚事。

但一来,刘勄是延兴帝最看重的孙子,二来,凌肃受伤,很可能要从大将军的位置退下来,他还只有一女,后继无人,给上位者的威胁感没那么重。凌肃退下来之后也需要重新选一个靠山。东宫这是表达和解之意。除非脑袋不正常,不然没有一个大臣想和一国储君过不去。所以,这桩婚事说不定能成!

政治上的歪歪道道梁宝儿不懂,她就单纯从剧情和丈母娘的角度给刘逍画一个大叉叉!

第1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