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原本就是医修,配制这些胭脂水粉,那是极为简单的。

若是直接把美颜丹碾碎融入其中,效果更好。

只是贾探春没有那么做,寻常一些好。况且修真界第一医修配制出来的寻常胭脂,怎么可能差呢。

“倒也充实。”林黛玉让丫鬟把胭脂盒子收好,她没有嫌弃胭脂,心想表妹能送胭脂已经极为不错。按照贾迎春这些几天的表现,还有府里的传闻,可见贾探春这个二房庶女在府里过得并没有那么好。

林家没有那么复杂,林黛玉不大懂得那么复杂的关系。但是这不妨碍她觉得贾探春可怜,她送贾探春东西,便也没有想着这位表妹能给多好的回礼。

当林黛玉回芸园之后,她拿出了贾探春给的胭脂,丫鬟倒是没有阻止林黛玉用,只道自己想着主子的好胭脂,想要试一试。如此一来,便也不算不屑贾探春,且丫鬟用了无事,那么主子再用也就不用担心了。

丫鬟为什么会担心呢,那都是因为贾探春年纪小。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姑娘配制出来的胭脂,哪里能让人放心呢。

“抹在手背上瞧瞧就是。”林黛玉在贾探春那边没有试一试,多多少少也担心用得不好。她不怕自己手上长小疙瘩,就怕真有什么问题,反而让贾探春难堪了。

林黛玉曾经也不懂得这些的,就是她弟弟身体好些之后,她母亲贾敏有更多时间教导她,她知道的才多些。有时候不是不给脸,而是怕让对方没脸了。

现在的林黛玉是一个带着善心的人,原著里的林黛玉也是带着善心的,只不过亲生母亲没有去世的林黛玉和原著里的林黛玉又不一样。现在的林黛玉相对更加肆意一些,也更加沉稳一些,也懂得不少人际交往事情。

而在贾迎春的眼中,林黛玉就是单纯不谙世事的小可爱。小可爱哪里懂得这些人际交往,只会被欺负。哪怕贾敏活着,贾迎春也是认为林黛玉这么小就来荣国府了,那么林黛玉一定不懂得,林黛玉太可怜了,绝对不能让人欺负林黛玉。

林黛玉自是不知道贾迎春的想法,她就是瞧见了贾迎春极力阻止她和贾探春多见面,也阻止她和贾宝玉多接近。阻止她和贾宝玉见面,林黛玉还能理解,男女授受不亲,表兄妹也该注意一些。

就是贾探春……林黛玉不大认可,说是庶出……贾迎春也是啊,不能因为大房就贾迎春一个女儿,就忽略这个问题。

“挺舒服的。”林黛玉抬起手,仔细瞧瞧,又嗅了一下,“细腻,清香,不错。”

林黛玉对胭脂了解得不多,但是她懂得用心体会。

“瞧着是不错。”张婆子懂得多,拿起胭脂盒子仔细看了,也用手沾了一些,“三姑娘用了一番心思的。”

这样的胭脂放在外面的胭脂铺子价格必定也不便宜,张婆子看得出来,也能感受得出来。这庶出的姑娘日子不好过,那也该有些手艺,不管是制作胭脂好,还是女红好,又或者是琴艺好,总该有项拿手的,以后才好出嫁。

张婆子在林家做事那么多年,看过不少贵女,有嫡出的,有庶女的。那些庶出的自是比不过得出的,若是庶出的能得好名声,也好嫁出去。正因为庶女地位不如嫡女,也不好嫁,所以一些庶女私底下就更加努力。

“姑娘若是要用,也可用一用。”张婆子没有说让林黛玉把胭脂盒子扔到旁边,没有必要去嫌弃人家用心配制出来的。兴许贾探春配制出来的也是她自己用的,庶女的月例少,省着些也好,“三姑娘也有用吧。”

“许是。”林黛玉这么说,心里却肯定贾探春定然是用这些胭脂的。

这府里的人多,母亲早就交代过她,万不可随意听旁人的话就误会了人,得用心看。

林黛玉看着手里的胭脂,又想到了贾迎春说的那些话。自己怕是不能按照贾迎春说的去做,不能就这么忽略三表妹。

大约一刻钟过后,鸳鸯过来寻找林黛玉,说是老太太走。

林黛玉便放下胭脂去了荣庆堂,一过去,便听老太太问起楚神医的事情。

“母亲在外遇上的。”林黛玉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母亲有一次从外面回来,就给弟弟用了药。再后来,弟弟的身体就好转了,母亲也就没有到处拜佛求神,只是初一十五吃斋,有空还是会去附近的寺庙拜一拜,“父亲也未见到。”

“那可能联系上?”贾老夫人得知皇家正在寻找楚神医,这楚神医曾经还救过贾敏的孩子,老太太就想能不能把楚神医找到。要是找到了楚神医,荣国府也算是立了功,这对荣国府好,对宫里的贾元春也好。

贾探春原本就是医修,配制这些胭脂水粉,那是极为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