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叶太傅辞世后,叶尚书表现得愈发平庸,才让先帝打消了去叶家的猜忌。但太后是个好强的人,她怕叶家真的没落了,自己膝下又没有子嗣,才无论如何都要萧珏立叶卿为后。

皇后一旦立下了,只是没有犯下什么天大的过错,皇帝都不可能废后。

叶家一下子出了两个皇后,叶尚书怕叶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更加谨小慎微,万事不敢冒尖出头。族中男丁入仕的只有他的庶子,嫡子至今碌碌无为,旁支的小子直接经商去了。看似不声不响,但叶家如今的米粮生意怕是已经垄断了半个大翰。

治水一事交给叶尚书,杨相一党定不会善罢甘休。

水患爆发后,一开始叶尚书就没有失踪,故意传出叶尚书生死不明的消息,是为了让杨相一党放松警惕,他趁机撒下更大的网。

叶尚书不懂治水,具体施工全靠从工部调过来的几个人,那些人自然是听杨相的,偷工减料私吞了大批官银,届时东窗事发又可把事情全责推给叶尚书。

而今在外人眼里,叶尚书生死不明,皇帝又前往泰山封禅去了,杨相一党清扫尾巴肯定也没那么快。

这一趟江南之行,萧珏一是为了亲自收网,二则是体察民生。

只是没想到今夜的刘府之行,又让萧珏发现了安王一党的爪牙。

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款,送到扬州太守孙明义手上,孙明义得了杨相的指示,将米粮转卖给安王,转而用陈米煮粥救济灾民。

刘府便是安王的一个据点,他跟叶卿在席间同刘员外周旋时,王荆就已经潜入刘府的仓库,果然在仓库里发现了囤积的大批米粮。没拆封的米袋子上印有叶家的家徽,是京城拨下来的那批赈灾粮。

看来是扬州太守转卖给安王后,安王的人还没来得及过来把粮食运走。

萧珏不得不说安王打得一手好算盘。

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时,像刘员外一样的一些大善人就冒了出来,用朝廷拨下来的米粮救济灾民,再大肆宣扬皇宫怎么纸醉金迷,皇帝跟文武百官都不关心民生疾苦,加重百姓对朝臣的怨恨。

安王大批购买粮食,又煽动百姓,是想做什么,已然不言而喻。

只是萧珏怎么都没想到,他让叶卿离提前离席,本是怕他审问刘员外时用刑会吓到她,却不想反而让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