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咸鱼替嫁后 老大白猫 2968 字 2022-09-04

吴老三读了一盏茶后便口干舌燥,姬松向他表示了谢意后就让第二个嗓门大的人继续上前读。如果说之前的信件还有伪造的可能,那接下来展示的证据就没办法伪造了。

那是一张血书,平昌郡治下灵山县的商户们控诉官府的血书,上面详细写了灵山县令巧列名目盘剥他们的具体过程,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血泪,血书后背摁着数十枚血指印。

这封血书还没读完人群中就有人哭喊了出来:“对!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我们被狗官逼得活不下去,只能拖家带口来平昌混口饭吃,我证明这份血书是真的!”

没想到还能找来人证,这下足以证明姬松手中证据的真伪了。一个县令都能将商户打压得活不下去,更何况县令之上的官员?听着证人在人群中泣不成声的诉说着他们经历的苦难,姬松的拳头握得越来越紧。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往常这个点,百姓们应该结束了一天劳作回家了,然而今天他们却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聚集到了刺史府门前。刺史府所在的长街上已经挤满了人,人群已经将附近的几条长街都占据了。有识文断字的人将贪官们的罪证整理了出来,有人高声将这些罪证读给几条长街外的人听。

宣读证据的人声音越来越高,他们的声音像是燎原的星火,点燃了众人心中的仇恨。

当最后一份证据宣读完毕时,百姓们愤怒的咆哮着:“杀了他们!杀了他们!”世人都说凉州苦百姓穷,穷苦的百姓却养出这样的一群贪官,他们踩着百姓的血和泪潇洒自在,百姓要这样的贪官有什么用。

众人的呐喊声地动山摇,他们眼中闪着怒火,若不是看在姬松和炽翎军的面子上,他们一定会冲上去将这些吃人的官员撕碎。

看到这样的场景,蒋毅反而不害怕了,他直起身体坐在了地上挑衅看向姬松。姬松摆摆手想让百姓们安静下来,然而百姓太激动了,炽翎军将帅们喊了好几遍,他们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姬松看向蒋毅:“你有什么要说的?”

这话他之前问过蒋毅,只是蒋毅负隅顽抗,才让他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宣读这些官员的罪证。不过这也是好事,以免将来有不知内情的人胡乱参他。

蒋毅冷笑一声:“下官看出来了,容王殿下想要杀我立威。只是殿下,您太冲动了,你当众将这些东西拿出来,要杀的就不止下官一人了。”

今日事情一出,凉州有大半的官员要被斩首,姬松要动的是凉州官场。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凉州官场盘根错节,动了凉州官场就是动了朝廷。姬松若是识相,当着百姓的面对他们小惩大诫也就算了,若是他不识相,以后凉州的官员谁敢听他驱使?

姬松微微颔首:“我知道。”

蒋毅也不知道从哪里升出了一股恶气,他威胁道:“难道你想废弃整个凉州官场吗?”

姬松冰冷的目光从蒋毅身上略过,他环视了一圈后一字一顿道:“鱼肉百姓的官员,废了又能如何?”

说完这话姬松看了一眼严柯:“斩蒋毅。”

严柯双手抱拳行了个礼:“属下遵命。”他转身快步走下台阶,高声道:“奉容王之命,斩贪官蒋毅。”

蒋毅的身体被莫大的恐慌占据,他想要后退,然而身体却僵硬得动弹不得。眼看严柯快步走到他面前,蒋毅身体后仰控制不住地哆嗦着:“你不能杀我,你不能杀我,我是天子门生……”

话音未落,严柯已经利落的挥刀。蒋毅的头颅从脖子上滚落,鲜红的血呲出去数丈远。蒋毅身后的官员被溅了满脸的血,他们身体抖成了筛糠软倒在地上。

姬松环视一圈后郑重道:“今日起严查凉州官场,凡有逼良为娼鱼肉乡里行贿受贿的官员,斩立决。本王对犯事官员绝不姑息。”

围观的群众安静了片刻后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声:“好——”

第九十六章

招贤纳士

平昌城百姓激动万分,他们聚集在刺史府门口看容王审案。下午时分宣读的那些信件涉及到的官员有大半就在刺史府,这倒是省了姬松不少力气,免得他还要派人去凉州各地抓人。

姬松连夜在刺史府开了公堂,他调来了炽翎军维持秩序。涉案官员所犯罪行一经查实,直接斩首。不到两个时辰,刺史府外已经有五六名巨贪大鳄人头落地。

看着齐刷刷摆在案桌上血淋淋的头颅,平日嚣张得不可一世的官员们吓破了胆。他们深知自己逃不掉了,若不实话实说,被砍头事小,连累家人事大。

按照他们犯下的事,轻的可以灭门,重的可以灭三族。他们的家人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够不够坦诚了。因此公堂上姬松问他们什么,他们就答什么,没一会儿在场的涉事官员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犯下的罪行吐露得干干净净。

只是姬松依然眉头紧锁,他不像围观的百姓那么轻松畅快。

凉州贪腐案涉事官员众多,八郡五十六县的郡守、司马、县令……官官相护环环相扣,拔出一个牵出一大片来。将这些官员逮起来事小,砍头也是小事,关键是他手下没有能用的文臣了。

虽然他从炽翎军调来了三千将士,可是让这些将士们冲锋陷阵没问题,让他们做文书工作确实勉强了些。蒋毅之所以嚣张,就是料定他在凉州除了炽翎军之外没有根基,他需要凉州官员做事。

他需要人,需要能做事的人,需要有才能还有德行的人。然而初到凉州,他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

正当姬松揉着太阳穴时,他耳边传来了严柯的声音:“主子,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