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草原上的变化

“没人提议建立一个新的都护府吗?”陆煊有些疑惑,以他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记忆中,唐朝打下西域的地盘,都是建立都护府进行管辖的。

“自然有。但是那里实在是太远了。纵然建立了都护府,朝廷的控制力仍旧无法保证。”

“那就移民。”

“汉人故土难离。更何况整个那里土地贫瘠荒芜,耕种不易。移民哪有这么简单。”

“每人一百亩地,有没有人愿意去。”

“噗嗤,李泌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土地岂可如此随意封赏。”古代对土地的执念,确实让人难以想象。土地兼并之所以会成为千年难题,就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屯地观念。

“朝廷提供路费,粮食,种子,甚至住处。但是地需要他们自己开垦。头十年不交税,后十年按照大唐税率的一半缴纳。二十年之后,开始正常交税。当地的土著同样能够享受这种待遇。

但是要有一个前提。从现在开始,凡大唐所据之地。所有人必须说汉话,穿汉服,用唐钱。所有的土著,必须强制学习汉话。谁先学会,谁就能够得到土地。当地人,嫁给唐人五年以上,亦可得到唐人身份,享受以上的待遇”

陆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基本上都是从穿越小说中看来的各种移民汉化的套路。虽然很多,有着yy的成分,但是他需要的只是开个头。有一大群大唐的精英,自然会整理出有用的东西,然后推广出去。

还是那句话,上位者的特权。你说句话,自然会有人领会其中的三层意思。甚至有可能悟出那并不存在的第四层。

羊毛衫已经开始在大唐流行了。尤其是那种纯白光亮的羊毛衫,更是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风尚。是长安各种贵族小姐追捧的趋势。而中下层的百姓,则是被杂色羊毛衫的轻便舒适,以及便宜的价格征服了。有一件羊毛衫,现在是一个大唐人的基本标志。

当然,这种狂热的流行与追捧,更多的是来源于上层阶级的炒作。没错,就是炒作。陆煊只是稍微的提了一下这个概念。那些商贾,以及勋贵,就无师自通。毕竟赚钱的事,总是容易让人上身的。结果,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羊毛制品就开始在大唐流行。这也意味着大唐的这个国策,已经进入了正式的推进阶段。

羊毛制品的流行,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羊毛。关键是上好的羊毛,都是出自西域。内地的羊毛,始终处于一种低端产品,以及被嫌弃的地位。这使得大唐的百姓,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而周边的那些草原民族,则开始疯狂的养羊。

羊多了,就需要草场。而草场就那么多,于是矛盾产生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