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劝说母亲说媒,涂志强

“嘿,昆儿,你这么说,我就不服气了,今天晚上我们再比比。”

“对,再比比,你这牛皮吹的也太大了,赶超,咱俩今晚一起干他。”

“没问题,咱俩一起干他,非得让他也出次糗。”

周辰更加不屑:“那就很抱歉了,你们的这个愿望,这辈子估计都实现不了了。”

这个年代的酒虽然不如几十年后种类吩咐,但绝对要比以后要淳的多,因为都是国企酒厂,很少人会弄虚作假。

这个时候的白酒,不但淳,还很烈,更关键的是,还便宜。

三人到家的时候,李素华已经把桌子摆好了,肉也已经烧的差不多。

饭菜实际上并不丰盛,肉也就是用白菜蒸煮,再配点馒头,两个小菜,一盘咸菜,三人立马就开整了。

最终的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两瓶白酒都还没喝完,肖国庆和孙赶超就已经不行了,周辰又出了把力,把他们送回了家。

山城。

周志刚坐在帐篷下喝水,作为一位八级工,他虽然刚来这里不久,但已经凭借着不错的手艺,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一个年轻人快速的走了过来。

“周师父,有你的信,刚刚收到的。”

周志刚站了起来,问道:“哪里来信?”

“江辽省吉春市,周师傅,给。”

周志刚一听,赶紧接过信,这是他来到山城之后,收到第二份来自老家的信。

上一次收到信之后,他真的是气个半死,原因就是他最宝贝的闺女,竟然背着一家人,偷偷的跑去了贵省,去找一个大了十几岁的男人。

当时他气的就要不认这个女儿,即便是过去了一个多月,可到了现在,他也依然没有缓过来,只要一想到女儿,他就心如刀绞。

他真的怀念在家的日子,那个时候的女儿是多么的孝顺懂事,他至今想不明白,女儿到底发了什么疯,才会做出这种事情。

有了上一次的噩梦,时隔一个多月,周志刚再次收到来自老家的信,他这个东北糙汉子,心里忽然有些惴惴不安。

“希望家里没发生什么事。”

揣着不安,周志刚缓缓的打开了信,帐篷下认真的阅读起来。

“爸:我是秉昆…………”

花了几分钟,周志刚把整封信都读完,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

上一次看完之后,他是暴怒的差点失去理智。

这一次,他看完之后,则是满脸喜色。

“秉昆这臭小子,竟然还有这个本事,去了出版社工作,还是当什么编辑。”

自己以前最看不上的小儿子,居然找到了这样一个好工作,还是有编制的,这真的是让他欣喜不已。

但高兴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奇怪,自己这个小儿子是什么水平,他还是很清楚的。

小时候为了学习的事情,他可是没少抽,念到初一后,就直接念不下去,退学了。

他才离开家多长时间啊,小儿子难道就痛改前非了?

可就算是痛改前非,也不可能一下子变那么多啊。

他不由得怀疑,出版社的领导,是不是看走眼了,或者是被自己的小儿子给欺骗了。

想着想着,他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

以往在家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他最看不上的就是小儿子,总觉得她不务正业,没有本事。

但谁曾想到,他眼里聪明的宝贝女儿,却做了一件让他愤怒的错事,而不听话的小儿子,反而变得有本事了。

想起女儿,他又是一阵心痛,他忍着难受,将信收好,思绪万千。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周秉义,若是大儿子没有去兵团,而是留在家里的话,以他的聪明和学识,肯定会比小儿子更有出息,找到更好的工作。

周志刚自己都没有发现,小儿子出息了,他只是高兴了一阵,紧接着想到更多的反而是大儿子和女儿。

世界上的父母,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爱都一样。

周志刚并没有因为这一件事,就改变自己存在了十几年的观念,就现在而言,大儿子和女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小儿子更重。

…………

“秉昆,来我办公室一下。”

邵敬文来到办公室,对着正在办公的周辰叫了一声,他们这个杂志部门的编辑有两个办公室,但只有邵敬文那个办公室有电话,所以喊人只能亲自过来。

“来了。”

跟着邵敬文走进办公室,周辰问道:“邵老师,有什么任务吗?”

邵敬文点点头,道:“是有个任务,看这个。”将一份文件递给了周辰。

周辰接过一看,“这是俄文。”

“对,这是我们记者从隔壁带回来的一片文章,社长已经找人翻译了,不过他担心翻译的不准确,所以想要多找几个人一起翻译,最后再结合讨论,我们这里就你俄语最好,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周辰毫不犹豫的应下:“没问题。”

“社长让明天早上翻译好,交给他。”

“不用明天早上,给我一个小时就够了。”

邵敬文神情一滞:“一个小时就够?”

在他眼里,翻译可不是个轻松的事,毕竟两国语言不同,翻译出来还要语句通顺,这也是个繁杂的过程。

结果周辰说一个小时就够了,这让他有所怀疑。

周辰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自信的说道:“一个小时后,我过来交稿。”

见周辰如此自信的模样,邵敬文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点点头:“好,那你去吧。”

对周辰来说,这只是一个小事情,交稿后的第二天,邵敬文就通知他,社里最后决定选用的,就是他翻译的那份。

杂志编辑的工作,说忙也忙,说不忙也不忙,最忙的就是要出内容的那几天,要反复的确认,同时还要跟印质部配合等等。

但对曾经日理万机的周辰来说,这点忙碌真的就是小菜一碟。

另一边,自从听了周辰说过郑娟后,李素华心里就一直不平静,最终按耐不住,决定去打听一下郑娟的情况。

想要知道郑娟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容易的,李素华跟太平胡同那边的老人随便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了不少消息。

确实是跟周辰说的一样,一家三口,老的老,小的小。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家徒四壁,不仅穷,家庭成分也不怎么好。

探知了真实情况的李素华,心里就更不认同了,她觉得这样家庭的女人,只会拖累她的小儿子。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