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慨又问了几个问题,就结束了这次的专访。

两人一起吃的晚饭。

饭后,薛深要去结账,丁慨拉着他死活不让,而是打电话给司机,让自己的司机把账结了。

开玩笑。

薛深是他众多采访对象里,最让他省心的一个。丁慨遇到过有些奇葩的受访者,要提前看看他采访的具体问题,让人准备好问题的标准答案,写在提词器上,采访的时候,得逐字逐句地照着念。要是不让他照着念,他就答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逻辑乱得一塌糊涂,让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但薛深就不会。

一开始丁慨以为这是律师的职业病,接受采访都不用提前打好腹稿。但后来丁慨发现不是,因为他采访欧阳律师的时候,欧阳律师可是带了好几个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冠冕堂皇的话和华丽的词藻。甚至于他们采访到一半的时候,从欧阳律师袖子里啪地掉出来一个纸条。

那是一段整整二十分钟的长镜头。

没办法,只能掐了,让欧阳律师从头开始说。那一段镜头反反复复地折腾了整整七次,害得丁慨当天晚上的下班时间迟延了三个多小时。

“薛律师,我有时候真想让你去我们部门,给我带的那些实习生,培养一下说话的技巧性和逻辑性。”丁慨感叹道。

其实不止丁慨。

丁慨的几个秘书整理采访稿时,一听说是薛深的专访,都争着抢着要整理。

因为省事。

薛深说的话都是书面语,从来没有像是“啊这”、“但是吧”、“我其实觉得”、“那个啥”这种细细碎碎的口头语。只要把薛深采访的录音转成文字,再排个版,那就是可以留档甚至是放到国家电视台官网上公开发布的采访稿。

连修改和润色都不需要。

“你这可是抬举我了。”薛深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