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总结

写到这里,第二卷资深律师的部分就已经结束了。

没完结,后面还有第三卷【匠心】,第四卷【铜臭】,第五卷【法治与政治】、第六卷【选择】,第七卷【大隐于市】。

按照目前的大纲,后面是这样的几卷,以后可能还会有改动,根据我的灵感进行微调。

在这里我想做个小小的总结,第一卷的时候就想做了,当时忙,没来得及写,就一起放在这里了。这一章都是我的碎碎念,可以直接翻过去不看。

(划重点:没完结!没完结!没完结!!甚至说,前两卷结束,薛深的世界才刚刚拉开序幕,这只是个开始。)

这本书不是按照案子划分的分卷,毕竟,写到这里,其实钱玮和褚娜的案子并没有结束,季然和季成炜的矛盾也没有告一段落。

这本书的分卷,是按照薛深的成长和心态的变化进行划分的。写到310章(上一章),我用的是薛臣和薛深父子的番外收尾这一卷,目的就是写出来薛深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律师。现在,我写清楚了,我也简单地概括下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情况,做一个小的总结。

*

第一卷里的薛深,我认为可以用【青年、义气、热血】这六个字来概括。

青年,他是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月薪低微的实习律师。

义气,他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一个义字,这个义是仗义、是道义、是正义。

热血,拿了钱送无辜者进监狱的,叫法律流氓。送有罪者进监狱的,才叫律师。

*

第二卷里,我想通过薛深表达出来的六个字,是【传承、大局、底线】。

传承,无论是在指北针,是在高校,还是在律所,薛深带的徒弟,带的学生,本身就是对他的能力和信仰的一种传承,是薛深的成长,也是叶俏、安培、季然等人的成长。

大局,无论是在舒心精神病院找到翁雪梅,还是在大牛村救人,原本与薛深毫无关系的事情,他参与进来,不是因为多管闲事,而是因为顾全大局,这是他格局的开拓。

底线,在最新更新的几章里,季然对季成炜的扭曲恨意,导致他豁出自己的性命,想利用自己给季成炜扣上一个杀人犯的帽子,薛深制止他了。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人,尤其是法律人,要具备这种底线思维,不该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

*

第三卷,我将它命名为【匠心】,依旧是一个热血律师查证据打官司的故事。最近我也看过评论区的读者反馈,其实你们写的每一条评论我都有看,夸我的也好,指出问题的也好,骂我的也好,我都会看到,内容量比较大,像是评论最多的时候,每天可以达到七八千条评论,真的回复不过来。不过,评论里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我注意到了。

有一批读者说,我写薛深查证据要查很久,真正打官司的部分不多,很水,很凤凌淼淼。

确实是这样。

怎么说呢,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吧。律师接一个案子,可能在法庭外查证据、见当事人、跑法院立案程序等开庭前的事项,要忙上几天甚至是几周,但是真正进法庭打官司的时间,站在律师席前的所谓高光时刻,就只有几个小时。律师在律师席前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字字带刺的时刻,都是由开庭前的努力所形成的。

我不认为没有开庭前的铺垫过程,直接走上法庭侃侃而谈,就是不水,就是剧情紧凑。相反,我认为这是对一些没有接触过法律、但是对法律很感兴趣的读者的一种误导,一种不负责任。

跑题了。

第三卷的名字叫【匠心】,意义是什么呢?其实这一卷的灵感,最初源自于我父亲常常念叨着的一句古人的名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第一卷的实习律师和第二卷的资深律师,就是薛深打扫干净一屋的过程。现在,该他去扫天下了。我也希望,他能为自己的工作注入匠心精神。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用最简单的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一针一线,演绎出鬼斧神工,匠心独运。

这就是匠心。

概括第三卷的六个字,三个词,我暂时不写出来,避免剧透。也感谢一直陪伴我到这里的朋友们,希望你们可以跟我一起走下去,让我把薛深的匠心呈现给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