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难啊,要找这种人太难。”许夫子道,“不过想来也快了,不是有民谣在传吗?石头人什么的,再忍忍。”

“忍?忍什么忍?你忍我忍,大家都这么忍,还有人敢站出来吗!”汉子的脸慢慢涨红了,“我虽然没读书,但也知道世上的道理不是忍!”

“那你怎么不去呢?”

“我,我上有老下有小呀!”

“这就对了。”许夫子道,“别人和你一样!”

汉子愣了一会儿,慢慢低下头去。

日头渐渐不那么大,太阳自山后面落下去,繁星铺满天空。

地上,泥沙铺满地面,人又铺在泥沙上,可惜锅中的米并不像他们一样。

领了两碗稀粥,三四个杂合面窝窝头,汉子与许夫子一起坐下歇息。

朝廷对付农民起义很有经验,本来是不会让平民百姓们聚集的,只是黄河的河灾来得太严重,才没有办法。

底下的官从不会在乎朝廷给了什么旨意,照例按自己的意思办事、贪墨、横征暴敛。不过呢,他们也怕起义,因为起了义他们会第一个掉脑袋。

故而河上的巡逻很严,许夫子能和汉子坐在一起的原因是主管这片区域的兵卒偷懒去了。

就是那个抽了王六七一鞭子的小兵,他和河道衙门的小吏关系好,不受批评,人又好吃懒做,一到晚上就早早睡去,不知不觉间给民工们放松的机会。

“一天一顿饭,哪来力气做工。”汉子把碗底舔干净,肚子里还是空得要命。

他借着微弱的火光,看见不远处有一个高大的影子将一个矮瘦的影子给压在地上,抡起拳头砸了几下,抢走什么东西。

许夫子也看见了,肉眼可见地颤抖起来。

“又要死人了。”汉子叹道。

那意思很明白。

不是所有人都像汉子一样,不愿意欺负别人,吃不饱的人会生出坏主意,承受坏主意的人会倒霉。倒霉的结果或是被打死,或是被饿死。

哪个结果更解脱呢?

许夫子愿意和汉子交好,一个原因就是他谁也打不过,而汉子块头大、肌肉多,能保护他。

“你要是个官该多好,咱们就能逃出去了。”

“汉人做官?你在开玩笑。”许夫子道,“科举形同虚设,人才选拔讲究血统家族,这是蒙古人的天下。”

“那些帮着镇压反民的官吏,待遇还不如被招安的造反之人,谁要升迁,谁就得出钱。别说是我,诸葛在世也只能去看仓库!”

“……”汉子无言以对,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听说马箭上头的那个啥啥啥,其实不是蒙古人,本命叫刘升。”

“这种人也有,长得像蒙古人,虚报籍贯就能做官了。”

“你怎么没虚报?”

“我也不是没试过。”许夫子不怕他说自己假清高,“我没有钱,报了也当不上官。”

他们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许夫子念了首诗。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

诗没念完,他就躲在破蓬底下睡着了。

汉子跟着躺下,正当他要闭上眼睛时,一双手揪住了他的腿。

第二日开工,许夫子发现汉子的神色有些亢奋,做事总是走神,但他是个文弱读书人,每天光是站着不倒下,就已经费劲了心力,实在没空留神别的,几次想问情况,没有昨天那样聊天的好机会,于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