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袁凯能不能够在无人点拨,身边处处布满暗探的情况下,主动清醒,放弃庸庸碌碌的选择,成为一个朱元璋和朱标期望的直臣。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许多人为了填补一个谎言,而不断的继续撒谎,是因为情绪和事实都阻止他们悔过。袁凯的困难不仅于此,他错误地判断自己被皇帝所厌恶,为了活命,走上欺君的道路,想要回头,需要的勇气何止是承认谎言的程度。

对于朱标来说,他不单单想要挽救张昶一家因为政治斗争而将要无辜牺牲的妇孺儿童,还想借此机会矫正朱元璋的残暴态度和他对官吏的不信任。

不,不是不信任。皇帝本来就不该信任谁。

准确来说,应该是对官吏的管理办法,起码要让他留住该留住的人才。

争取到了机会,朱标终于放松下来,起身道:“爹,我回春和殿去了,二弟三弟他们说有事找我,我得回去看看他们又搞什么幺蛾子。”

“还能是什么?”朱元璋搓着花生皮,好像一只大苍蝇,“你不用着急问他们,咱就能告诉你。”

朱标好奇道:“是什么事?”

“前两天不是有四川的使臣来了嘛,咱也放了话要打四川,那几个兔崽子虽然是窝在宫里,巴结的人也不少,肯定听到风声了,急着出去。”

“爹,你的意思是他们想出去打仗?”

“是啊。”

“他们才几岁,就想着上战场?”朱标道,“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跳了,荒唐!”

“你小时候不也一样。”朱元璋斜眼看他,似乎等这句话等了很久很久,“手还是胖的,就敢在妖怪面前答应讨封。”

“那不一样!”朱标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踱步,“我的情况特殊,当时还有娘在……爹你是清楚的。可是他们——他们甚至还没有怎么去过宫外,平时也是被宫人们捧着,哪里知道什么世态炎凉。”

“那你打算怎么办?”

“拒绝……”朱标的话说到一半便犹豫了。

他可以出于安全的问题拒绝弟弟们,但是他们背后一定有人希望他们现在就去建功立业,不管是他们的母族,还是投机的文臣武将,都在蠢蠢欲动。

朱标的选择带来的不仅是几个小孩儿不高兴而已,有关太子不体恤幼弟、积财吝赏的传言也许会立刻遍布京城,就算是朱元璋,下手查起来也有困难。

想清楚这层,他还是道:“不行就是不行。”

朱元璋很欣慰他不会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也很欣慰他真的为弟弟着想,但他知道朱标的思考还没结束,于是仍然没说话。

“攻克四川的难处主要在地理险恶,需以兵法应对。”朱标慢慢琢磨着,“非要去的话,朱樉、朱棡和朱棣三人年龄倒也说得过去。爹,你怎么看?”

“咱?”朱元璋懒得接锅,“咱坐在这里看。”

“让他们闹吧,你拿主意就好。”他接着道,“去也好,不去也罢。总归有人说闲话,咱帮你处理了就是。”

———

“老爷……”

袁凯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捏着夫人的手低声问道:“什么时辰了?”

形容憔悴的妇人道:“该吃中饭了。”

“哦。”袁凯沉默片刻,“你把咱们的儿女送回老家去了没有?”

“还没有。”

“为什么还没有?”袁凯的声音一下子大了不少,若不是音量受限,里面的狠厉吓哭小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我不是让你去雇车吗!”

他的夫人哭起来:“外面到处都是探子,锦衣卫就坐在家门口,你让我怎么送?我哪里敢啊,圣上本来便怀疑老爷你不是真疯,若是把孩子送走,便更落实这猜测了。”

袁凯的手把被子捏出一个巨大的褶皱,随后骤然松开,喃喃道:“你说得对,是我太蠢了,眼下什么也不能干。你准备准备,下午我还要到街上去。”

“你的脚上都有冻疮了。”妇人道,“今天就在家里装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