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说着,他顿了顿:“宋先生既然愿意收你为徒,应该是存了培养你的心思,他若是带你出入太学书社等地,你要表现的大方些,若是不带你去,你不能主动提起,更不能嫉妒,明白吗。”

“是。”

“如果,我是说如果。”方克勤想了一会儿,“先生带你入宫去见陛下和太子,你一定要知道分寸,问什么答什么,当今圣上喜欢赤诚之人,殿下应是一样,我不求你闻达于诸侯,只求你学有所成。”

“是,儿子明白。”

哪个读书人没幻想过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模样,方孝孺的眼睛立刻亮了,心里的幻想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嘴上说着拘谨的话,语气分外激动。

年轻人不能一点冲劲也没有,方克勤这次没再说什么,将包袱打了个结,放到榻上,转身向外走去:“王叔给你订了马车,你明天还要早起,睡吧。”

方孝孺点了点头,紧跟着送他到院中,才担忧道:“父亲,护送军需的事你还没能下决心吗?”

“是。”方克勤低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并不避讳在他面前谈起官场上的种种,此子早慧,八岁起每天读的书便有一寸厚,日后必然是要走上仕途的,“走水路当然便利,不影响春耕,也不浪费民力,但处处违抗上面的章程并不是好事。如此没有规矩,朝廷何来法度和威严?”

“父亲是打算置之不理吗?”方孝孺一直亮着的眼睛有些暗淡了。

“不。”方克勤摇摇头,“民病不救,焉用我为!”

漫天的繁星在他身后闪烁,方克勤的身影仿佛在那一瞬间顶天立地,是那么高大。

方孝孺仰头看着父亲,孺慕崇敬的情感充满了胸腔。

春天温暖的风拂过他的脸颊,似乎在催促他快点说些什么,他握紧拳头,脱口道:“那么等我上京以后,我立刻去为您敲登闻鼓!”

方克勤一愣,惊讶道:“你从哪里知道登闻鼓的?”

“镇妖处的公演。”方孝孺道,“如果您不愿意我去敲登闻鼓,我也愿意为您去通政司写信直达天听……”

方克勤打断了他的话:“好了,孝孺,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征川在即,这样的事是万万不能闹到上面去的。在我们这里还是小事,到了京里就是滔天巨浪,稍有不慎便会打破平衡,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

“可是!”

“我会让百姓们该走陆路,但愿河道衙门那边愿意分几条船给我。”方克勤叹道,“在这种时候,遇上宋先生愿意收你为徒,真是苍天有眼,我出了事,凭他老人家的能力,你还能留下来,为我方家留下后代。”

方孝孺明白了什么,眼里逐渐沁出泪花。

这时门外突响起闷雷一样的敲击声,没等门房去开门,门便被柱子撞破了,破洞里下饺子一样闯进来一批人,为首的那个竖着眉毛,杀气极重,手拿铁链,四下张望:“方克勤是哪个?你的事发了,和我们走一趟吧!”

--------------------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方克勤在山东济宁做知府。

方孝孺真的是宋濂的徒弟,朱元璋见到他还让朱标以后好好用他。

第193章 开春的调查四

“醒醒,抬起头来。”

头罩被扯下来,方克勤睁开眼睛,还未辨认四周的情况,就被劈头盖脸喝骂了一声,不由抬头去看这声音的来源处。

此处不知是在哪里,漆黑一片,像是洞穴,又像是一个狭小的房间,只在正中位置点有一盏小灯,模模糊糊发出一些光芒。

先前捉拿方克勤的那几个人,此时都守在这里,领头的那人依旧一脸杀相,单脚踏在方克勤坐的凳子上,手里足有胳膊粗的铁链子,一端捆在方克勤胸膛上,一端捏在他自己手里。

“敢问阁下是哪个衙门的人?”方克勤迅速冷静下来,“我是犯了什么事才被捉拿的?阁下公然把我从知府衙门里锁走,有没有三法司签署盖章的文书调令?”

领头的冷笑道:“我们不是衙门里的人,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没有。”

方克勤心里一惊:“我是吏部任命的杭州知府,阁下这样做,难道不怕官府搜查吗。”

“有人花了大价钱找我们帮忙,官府,官府值几钱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