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目前,各州府的学院中皆实行三舍法,但若直接释褐授官的只有太学。

是以,各州府的学院每年向太学举荐人才,限上舍生一人,内舍生两人。

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且举荐的条件也极为苛刻。

更甚至,州府举荐的上舍生人才,到了太学却只能补入内舍,而州府举荐内舍的学子只能补入太学的外舍。

所以,能够成为太学内舍或上舍的学子是一步登天,有太多人想削尖了脑袋进去,却也只能瞧着诸多苛刻的条件望而却步。

倒不如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要褚寻真来看,比现□□要难太多,毕竟都是吃公家饭的,可公务员的考试各省各市乃至县级的皆有。

然而在蔚朝,各地方的学子们努力的方向却只有京城。

进京赶考,可不仅仅是四个简单的字眼能够道尽的。

外舍升入内舍的公试前,一般会在庙里拜文昌,击花鼓,巡街游巷肃清人员,不得靠近太学所在的街道。

而这日,太学正门封禁,任何人不得外出进入等。

褚寻真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皆是由唐曲和替她代课数学,而此次升入内舍的公试略有变革。

由盛佑帝亲自下旨,将本有的算学除却,改为数学,正式新增数学考在公试里,数学试卷的出题内容也由唐曲和与算学西席负责,并且担任监考官。

褚寻真回来后,盛佑帝考虑再三,又下旨命她也参与进来,不管是出试题或担任监考,在蔚朝来说,女子与试皆为第一次。

此圣旨一出,便有那古板不知变通之人反对。

“这是否于理不合?从古至今,我蔚朝还从未有过女子出题并担任监考官一职过。”有人找到孙祭酒道。

虽然只是数学监考,但……

孙祭酒:“怎么于理不合?数学乃是栖宁县主发起并且著书,由她主出题与监考,不是名正言顺吗?”

“但她是女子,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者不胜枚举,可要老夫列举一二?”孙祭酒好整以暇道。

对面好友不说话了。

他倒也不是恶意,只是略有些老顽固的思想,认为女子三从四德,还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为好。

孙祭酒挑起茶釜,为他倒了杯茶,“皆说女子要勤俭、坚忍、慈爱、大度,以贤德于家中……”

好友忍不住争论道:“那也没说错,古人云:‘一出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女子德行好,则家中和睦,温馨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