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上报纸

第27章

“爹、娘,我哥回来了,娘家那边让我回家看看,可能要在家里住两天。”

中午的饭菜是江楚珊做的,农家的饭没什么讲究,蒸了白面馒头和红薯面窝窝头,在来一盆素炒野苋菜,一盆凉拌猪毛菜,以及一锅玉米羹,唯一的荤腥,就是玉米羹里的蛋花,可就这样简单的饭菜,在这个年代,在石桥村大队,都算是奢侈的。

王香苗手里正拿着一个红薯面窝窝头吃,听到儿媳妇的话停下了动作,说道:“还要住两天啊,是有啥事吗?”

没有哪个婆婆喜欢儿媳妇经常回娘家的,而且江楚珊也就刚刚从娘家回来,特别是儿子一回来她就回家,儿子一走,她就回娘家,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刻薄婆婆,儿子不在家,儿媳妇都不敢在家里呆呢。

江楚珊扯唇:“我娘倒是没有捎话说啥事儿,不过想来应该有事让我帮忙吧。”

正在努力啃白面馒头的杨新雨接话:“我知道,大林哥带回家一个女同志,嫂子也要有嫂子了。”

王香苗瞪了闺女一眼:“你怎么啥都知道。”

然后又朝着江楚珊笑道:“这是喜事,是应该回去帮忙。”

江楚珊却没有承认这喜事,事情没有确定之前,还是别把话给说满了,她哥也是要名声的:“这事儿还说不准呢,兴许这里面有啥内情呢。”

王香苗见她谨慎,便也没有在说下去,带着笑容说道:“家里的事儿你不用担心,在娘家多帮帮你娘。”

说完又看了看她的肚子:“不过也不要累着了,注意身子。”

江楚珊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对着婆婆道:“我会注意的。”

杨新雨见嫂子回娘家的事儿已经成了定局,顿时觉得嘴里的白面馒头不香了:“嫂子,你可要早点回来啊。”

江楚珊给她夹了一筷子菜,笑道:“你好好地学习,如果期末考试考得好,嫂子有奖励。”

然后又给杨新泽夹了一筷子猪毛菜:“小泽,也有奖励。”

杨新泽抿唇羞涩道:“嫂子,我不是小孩子了,我的奖励给小侄子买奶粉。”

听到哥哥这么说,杨新咬了咬嘴唇,不舍地说道:“嫂子,我的奖励也给小侄子买奶粉。”

俩小的这么懂事,江楚珊非常欣慰,不过还是说道:“放心,饿不着他,嫂子给你们,你们就接着,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平常就多帮嫂子干点活儿。”

杨新雨的眼睛顿时亮了,赶忙说道:“嫂子,我什么活儿都能干,你尽管使唤我。”

杨新泽跟着点头:“嫂子,你有啥活,尽管使唤我和妹妹。”

小少年的眼睛里满是喜悦,江楚珊笑了笑,这才有点少年人的样子,平常就是太懂事了,不过看着他们俩高兴的样子,她有些心虚。

因为她的奖励就是喝羊奶,昨儿下午陪着林教授在田间地头转悠的时候,听社员们闲话,说是他们大队东边的车村大队有两只羊,前段时间生宝宝了,而挤出来的羊奶没人喝,全部倒了,她当时听了就心疼地直抽抽,这么有营养的好东西,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想喝还买不起呢。

正好她打算给小姑子补钙,而且她怀孕了,也得加强营养,那些羊奶与其倒了,还不如她买下来呢。

这边王香苗见儿媳妇和小叔子、小姑子相处融洽,眼角的皱纹都笑地多出来两条,不过看儿媳妇吃了一个馒头,几筷子菜便不吃了,关心道:“珊珊,咋不吃了,这菜不合胃口?”

江楚珊摇头:“不是,您知道我饭量不大的。”

王香苗皱眉,儿媳妇还怀着孕呢,每天的胃口跟猫一样,这样可不成,可是又想不出办法,让她多吃,她是过来人,自然知道不想吃,硬让吃,会败胃口,回头她得找亲家母一起商量个办法才成。

不过江楚珊不知道她这心思,吃过饭便回房间收拾了两件换洗的衣裳,准备回娘家,一来看看她哥带回来的那个女同志,二来避祸,今天下午杨新洁的糟心事儿就会传过来了,公婆听到心情肯定不好,她还是少在他们面前晃悠了。

“珊珊,给,拿着,回娘家咋能空着手。”

刚收拾好准备出门,她婆婆就提着一个麦秸秆编织篮子进屋来递给她,她低头一看,里面当了有十来个鸡蛋,不年不节的,这礼可不算轻了。

于是她便给推了回去:“我爹娘不在乎这些虚礼的,留着给小泽小雨吃吧。”

王香苗又给推了回来,不容置疑道:“拿着,你爹娘虽然不在乎,但咱们也不能失礼。”

于是江楚珊一手提着一篮子鸡蛋,一手提着自己的换洗衣裳,走在回娘家的路上,可是她总觉得差点什么,猛然看到路边的杨柳,她笑了,缺少背后的胖娃娃,低头看了看肚子,明年她就能像歌里唱的那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后在背一个胖娃娃。

“珊珊,这是回娘家啊?”

路上碰到了赵婶子,不等她回话,她就过来拉住自己的胳膊,然后低声问道:“你哥带回来的那个女同志,到底啥来头?我咋听你们家邻居说是隔壁公社的知青啊。”

江楚珊一懵,因为他们大队,还有隔壁几个大队都没有知青,她早就把知青这群特殊的人给忘记了,这些人背井离乡,十个里就有九个人想要回城,而且回城的渴望,能让他们抛弃妻子(丈夫),甚至于孩子,更甚至尊严,如果她哥带回来的女孩子是知青的话,她看了看自己白嫩的手,能挥出去打鸳鸯的棒子吗?只希望她哥好运,万一能够遇到的女孩子是个好姑娘呢。

“珊珊,你哥带回来的那个女同志,到底是不是知青啊?如果真是知青,你可得好好劝劝你哥,咱们这边没知青,所以你不知道,城里来的女人可不是过日子的主,她们心狠着呢,一有机会就抛夫弃子回城,头都不带回的,你一定要劝劝你哥啊。”

“婶儿,这都是瞎传的,指不定我哥跟那女同志,啥事儿都没有呢。”

江楚珊跟赵婶子分开后,是提着心回的娘家,先是看到了娘家门口的卡车,这是她哥开的车,因为知道他回来了,看到车也不惊讶,抬步走进家门,刚走过过道,就看到他哥正和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穿着白底碎花衬衣的女同志,站在他们家南墙边的菇房说笑,因为背对着她的关系,她并不能能够看清楚那女同志的脸,不过女同志“咯咯”的笑声,清脆悦耳,想来应该长得不错吧。

倒是她哥正对着她,看到她回来,眼前一亮,赶忙打招呼:“珊珊,你回来了。”

江楚珊对他笑了笑,问道:“哥,这女同志谁啊?”

而这个时候那个女同志也转过身来了,瓜子脸,白皮肤,双眼皮的大眼睛,对着她一笑,嘴边还有俩梨涡,挺漂亮的。

而江楚林被妹妹一问,脸上露出点羞涩:“珊珊,这是周玉菲同志,红旗公社向阳农场的知青。”

这表情妥妥的春心萌动的样子,她哥是真喜欢这个女知青,提着东西的手紧了紧,扬起笑脸打招呼:“你好,周玉菲同志,我是江楚珊,江楚林的妹妹。”

周玉菲也笑着道:“你好,江楚珊同志,你哥经常跟我提起你呢。”

江楚珊神色一动:“是嘛,这么说来你跟我哥认识很久了?”

周玉菲摆手:“没有多久,也就刚认识半个多月,我刚刚来插队的时候,拖拉机坏了,是你哥把我们送回农场的。”

原来刚来的知青,她对她哥的这段感情更加担忧了,不过脸上不显,不动声色地问道:“周知青来插队习惯吗?有没有觉得很辛苦?”

周玉菲脸上的笑容僵了那么一刻,眼睛里极快地闪过一抹厌烦,最后却说道:“农场的人挺照顾我们新来的知青的。”

江楚珊心里叹气,这女同志刚才的表情,并没有能够瞒得过她,而她也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显然心里对农村的生活并不满意,等她走了,她得跟她哥好好聊聊。

“那就好,对了,还没有问,你来我们大队有事?有事尽管说,我们能帮的,绝对帮。”

不管心里咋想,江楚珊的脸上全是笑容,成年人嘛,多少都得有点演技傍身,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而周玉菲指了指那个简单的菇房,说道:“我听江楚林同志说你会能用麦秸秆种出蘑菇来,便过来看看,能不能把这技术也在我们向阳农场推广,珊珊,我可以这么叫你吗,你能教教我麦秸秆种蘑菇吗?”

江楚珊瞪了眼她哥,嘴咋就恁快呢,啥话都跟别人说,江楚林被妹妹瞪了,尴尬地笑了笑,江楚珊给了他一个眼神,回头在跟你算账,然后便对着周玉菲摇头:“不是我不愿意教你,一来呢,这技术目前正在试验阶段,你也看到了,还没有种出蘑菇,在则这项技术不是我的,是市里面林教授的,能不能教人得由他说了算,我做不了主。”

周玉菲被拒绝,失望不已,她还想借这事儿立功回城呢,不甘心地反问道:“江楚林同志明明说这是你自己的技术啊。”

江楚珊在次瞪了眼有些懵的江楚林:“他一直在外面跑车,对家里的事儿知道的不多。”

见周玉菲不说话了,而江楚林也没有拆她的台,她非常满意,接着继续说道:“太阳晒的人肉皮疼,咱们也别在外面站着了,赶紧进屋吧。”

而周玉菲则摇头拒绝:“不了,我还得赶紧回农场,已经耽搁了一上午了,不能在误了下午的工。”

江楚珊客气:“在坐会儿吧。”

周玉菲坚持要走,而江楚林则赶紧道:“那我送你回去。”

等人一走,李美玲才从堂屋出来,江楚珊过去把手里的鸡蛋递给她:“给,我婆婆让我拿的鸡蛋。”

李美玲接过,看篮子里有十个鸡蛋,便笑道:“你婆婆倒是舍得。”

然后又问她:“昨天回去,你婆婆没有给你脸色吧?”

江楚珊摸了摸肚子,说道:“没有,我回去首先便是跟她道歉,她还咋给我脸色。”

李美玲嗔她一眼:“鬼精。”

江楚珊得意道:“这叫智慧。”

腻歪完,她便凑近她,低声道:“娘,人家女同志走的时候,你不出来送,是不是不满意啊?我哥瞧着挺喜欢的。”

李美玲斜了闺女一眼:“什么都瞒不过你,这闺女要不是知青,我也就同意了,咱们家不指望媳妇儿多能干,只求她性格好,能踏实跟你哥过日子,可是你瞅这姑娘,可能吗?恐怕心里头一心想着回城呢,趁着你哥对她感情还不深,能拦着还是拦着吧。”

江楚珊虽然心疼她哥,但是也知道长痛不如短痛,她哥的感情路咋这么不顺呢,而李美玲见闺女皱着眉头,便知道她在想什么,他们兄妹俩感情一向好,而她又何尝不心疼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