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页

偏着头、站在已经冷清下来的后门招牌下听着手机的墨笙笙,这会儿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她的确是经常乱发脾气,但她发脾气的时候人是张狂暴躁的、怒气值上得快也下得快,没像现在这么……怒气值压抑在一个危险的阈值内,要爆不爆。

直言不讳自个儿虚荣拜金的墨笙笙,其实生活是比较朴素的。除了大衣不会买单价在两百块以上的单件,鞋子穿的从来都是廉价大众品牌,香水是不用的、化妆品直接淘宝买,手机都是至少两年前的旧款。

这会儿,她手上这个便宜的华为千元机里面正传出一个略带疲惫的、有些沙哑的女声:“对不起……小妹,我晓得你一个人在外面也难,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也不想打搅你……”

墨笙笙静静听着手机里断续抽泣的女声,咬牙了又咬牙,才尽量以平静的声音回道:“到底怎么回事,三姐,还没十年呢,当初说好的话他们都忘了?”

三姐在手机那头像是自嘲又像是愤恨地哼了一声:“你晓得他们的情况……我和大姐二姐就这样了,要赖也赖不上。就是你……前阵子你回来过,是吧?有人看到你,回去提了一嘴。他们也晓得我有你联系方式,来家里闹几天了,你三姐夫都带娃娃出去躲了……”到这儿电话对面安静了一下,隔了几秒再开声,三姐语带哭腔,“真的,我和他们仇人一样……小妹,我是真的没办法了。”

墨笙笙闭上眼睛,她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墨笙笙出身在g省最偏远的小镇。国家推动城市化这么多年,农村大幅度减少,小镇的人口也渐渐往城市迁徙,仍旧留下来的……要么是贪念小镇的清幽,要么是守旧愚昧、落后于时代的人家。

并不怎么幸运的墨笙笙,出身在后一类型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典型之处非常浅显易见,墨笙笙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第276章 香火教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命题太空泛了点, “父母皆祸害”这种命题也太偏颇了点, 但是……确实有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前提条件上的,比如你不能是同性恋、你不能不聪明又不漂亮、你必须按照父母的期望成长、你不能拒绝走父母安排的人生道路……以及, 你不能不是儿子。

符合条件的子女, 才能从这种父母那儿得到亲情得到爱, 不符合, 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估计就不会很融洽……被当成物件、乃至仇人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时代在进步、人类主流社会的观念在改变,开明的父母在社会家庭构成比例上占大多数,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那么多家里揣着皇冠就等太子继位的人家——然而我国实在是太大了, 偏远地方也太多了,个别以为拥有太子才能保住家传“皇位”的家庭,要说绝对没有是不实际的。

墨笙笙的父母原本是g省某市的城市居民、父亲是企业职员。本来也算是中产的家庭,在连生四个女儿后急转直下——父亲得了大病, 家里面却因严重超生被取消了社保医保,大笔医疗费花出去, 工作也丢了。按说这个时候的父亲正当壮年、继续留在城市里发展也还来得及,但是两口子总觉得没有儿子不是事, 于是居家搬迁回老家小镇,情愿不要社保医保等社会福利也非要拼个太子出来……然后墨笙笙两岁时就多了个弟弟。

墨笙笙身为老四,在前面有三个姐姐后面有一个弟弟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家中太多重视,甚至幼儿园都没享受过、直接被送到乡下亲戚家住到能上小学的年纪才接回来;严重缺失家庭关爱,整个青少年期间完全处于被放养状态……书包用烂了才有机会换, 感冒好几天家里没人知道,甚至在中二叛逆期逃学几个礼拜父母都全无所觉。

一边是自己“冻猫子”一样的人生,一边是被呵护得无微不至的弟弟,墨笙笙的性格不扭曲是不太可能的。到了高三,父母居然从未考虑过她念大学的问题,墨笙笙爆发了——拿着身份证、揣着三姐给的几百块钱,毅然离家闯荡江湖……她曾经吹嘘过自个儿十几岁就在酒吧打工,其实细思起来是很悲伤的事。

像这种多姐独弟的女的,有个戏称叫“扶弟魔”……墨笙笙自然不是这样的人,她俭省的积蓄自己都不怎么舍得花、肯拿回家支援家人才奇怪了;这么些年来她跟家里就没联系过,手机里只存三姐的号码,去年三姐来消息说弟弟要结婚爹妈让几个闺女凑钱,墨笙笙冷笑一声,回头就把自己辛苦存的钱买了《第二大陆》游戏仓,再给三姐发去一个存款为零的户头截图让她转交家人……反正最后她是两百块钱的份子都没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