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呆头登的逆袭(下)

“下官的原意,本只是到案发现场里简单地看一看后便出来。”

“一般而言,这种入室杀人案,除去随机杀人这些极端情况,一共也就3种类型。”

“仇杀、财杀、情杀。”

“受害者房屋相当整洁,没有任何被翻箱倒柜、劫掠财物的痕迹,因此首先排除掉财杀。”

“在仅剩的仇杀、情杀这2个选项中,下官一开始认为:苹婆婆应该是死于仇杀。”

“毕竟苹婆婆年事已高,已近70的年纪,怎么也不像是能遭受情杀的样子。”

“但在下官进到屋内,无意间看到案发现场内的某样物事后,下官才惊觉:相比起仇杀,似乎情杀的概率更大一点。”

“物事?什么物事?”已经听得有些入神的薄井,快声追问。

“被摆放在案发现场角落处的蜡烛。”青登答。

“蜡烛?”薄井一愣。

“蜡烛这种东西,可不是普通的町民能舍得随便拿出来使用的啊。”青登淡淡道。

如蒙受晴天霹雳,纷纷意识到什么的薄井等人,神情一变。

因制作工艺不足等各种原因,在江户时代,蜡烛的价格一直不便宜,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使用灯油,而非蜡烛!

“蜡烛虽然照明度好,但价格相当地昂贵,仅有那些大户人家能无所顾忌地去烧蜡烛。”

“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只能使用照明度差,但胜在便宜的灯油,蜡烛什么的,只有偶尔才舍得拿出来使用。”

“受害者他们家数十年来,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乐善好施,因常常低偿或无偿给穷苦人家治病,所以家里肯定并不算多么富裕。”

“受害者身上的衣服打了数个补丁,而且家里的布置也相当朴素,基本就只有几件普通的家具,不见任何奢侈品。”

“下官在检查受害者的家时,更是发现了受害者储备着大量的灯油,蜡烛只储藏了寥寥几根。”

“这条条线索,有力证明了受害者他们家并非那种能随便将蜡烛拿出来烧的家庭,往日里他们使用的最多的还是灯油,蜡烛只在某些特殊场合才会拿出来使用。”

“平日里都是使用灯油的受害者,案发现场的角落里竟摆着一支燃烧得只剩一小截的蜡烛——这不论怎么看都觉得异常。”

“蜡烛根部那块块凝固的烛液都相当簇新,都是刚凝固没多久。”

“这说明,这根蜡烛就是在昨夜被拿出来使用,而且还被拿出来使用了很久,起码烧了小半个时辰才有可能积蓄下如此大量的已凝固的烛液。”

“蜡烛这种奢侈品,除了碰上节日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很乐意拿出来使用的——有外人上访的时候。”

“因此,综合上述的所有线索,下官认定:案犯和受害者是认识的,而且关系还相当不一般,大概率是关系很亲近的人。”

“案犯于昨夜造访受害者的家,然后被受害者请进了家中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