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亡国第一百一十九天

诚如秦夫人所说,这是个苦命的姑娘。

但人各有命,秦筝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且盼她今后能看得通透些。

楚承稷从垂花门进来时,见秦筝还立在檐下,他顺着秦筝的视线往那条通往别院的小径望去,以为她没跟沈婵谈拢,道:“她若不愿,也还有别的法子,无需烦忧。”

秦筝回过神就听见他说这么一句话,心知他误会了,摇了摇头:“那是个明事理又心善的姑娘,她兄长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她想看到的,她愿意帮我们。”

楚承稷撑着伞走近,雨珠从伞面滑落,垂眼看到秦筝垂在广袖之下的手,伸手握了过去,果然是凉的。

他攥在了掌心,用自己的温热的大掌全然包裹住,猜到她或许为沈婵感怀,道:“这是她自己的缘法。”

秦筝听他又说起佛语,倒是把心中那份淡淡的感怀冲散了些,偏过头看着他在昏暗的光线里更显清隽俊美的侧脸,眉眼舒展,噙着浅浅的笑意:“楚师父说得在理。”

楚承稷淡淡斜她一眼,知道她是打趣自己,在她手骨上微微用了点力道捏了一下。

秦筝浮夸地娇声求饶:“疼疼疼!”

入夜后雨势渐大,檐下的灯笼也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静谧的雨夜里,她那求饶声钻进人耳窝,似猫爪子在心上挠了几道。

楚承稷脚步微顿,在灯笼洒出的滂滂浊光里,高大的身子往秦筝那边倾了倾,一双眸子幽凉深邃幽,薄唇贴近她耳廓,嗓音低沉:“一会儿也这样喊疼。”

喊疼声戛然而止,秦筝很识相地闭嘴了。

坞城。

沈婵被接到了楚营的消息,第二日便传入了沈彦之耳中。

沈彦之传问前来报信的守卫,面上一片阴霾:“怎么走漏的风声?”

沈彦之先前从陈家接回沈婵后,因着株州以北如今还是李信的势力,坞城又即将和青州开战,便把她送到了远离战火的净慈庵。

沈婵有孕在身,有时候行动不便,普通婢子力气不够,男子又不好近身伺候,他才命底下人买了武婢回来,帮衬着照料沈婵。

净慈庵地势偏僻,又被守卫围得跟个铁桶一样,不该叫人知晓沈婵在那里才对。

守卫不敢看沈彦之,颤着嗓音回话:“属下不知……只是先前坞城和青州交战,周边村落里一些村民往别处逃,途经净慈庵进来讨过饭,属下带人驱赶时,惊动了沈嫔娘娘,娘娘心善,命人给那些难民准备了斋饭,兴许……就是那时候走漏的风声。”

沈彦之怒急,一脚踹翻了跟前的几案,苍□□致的脸孔上几乎压不住翻腾的戾气。

上一次有人用沈婵胁迫他,还是秦乡关一役。

那是他至今不愿过多回想的一战,所有的虚妄和痛苦,似乎都是从那时开始的,那是他永远醒不来的噩梦,在这泥潭里越陷越深。

守卫见沈彦之发怒,更为惶恐伏低了身子。

沈彦之却闭了闭眼,艰难发问:“沈嫔娘娘被带走前,可有被为难?”

守卫连忙摇头,“带兵去庵堂的是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进禅房同沈嫔娘娘坐了一盏茶的功夫,沈嫔就跟着太子妃娘娘上马车了,并未被为难。”

听到是秦筝去带走的沈婵,沈彦之猛然掀开眼皮,脸部肌肉绷得死紧:“阿筝?”

屋外有侍者匆匆来报:“世子,不好了!安元青跟着楚军一起围攻坞城了!他们说沈嫔娘娘在他们手上,让咱们交出安元青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