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艾特林斯是个果断的君主,定下之后的步调后,第二天就召集群臣,宣布了接下来一系列的举措。

他们所商定的办法很简单,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先发制人。因此在第二、第七两个守序国来使到达之前,第三中立国先一步将寒冬将至、自己国家发明了取暖方法的消息放了出去,并以此为由邀请诸国前来参加集会,正大光明通知诸国:御寒办法我有,拿资源来换。

这段时间整个第三中立国已经焕然一新,到处都是新建的、装有玻璃窗的新式房屋,前来参与集会的诸国使者可以亲自入内体验:方正结实的青砖,风雨不侵的玻璃窗,简单烧点柴火就能使整个屋子都温暖起来的火炕与壁炉……即便不是冬天,站在屋中也能感受到这种新式房屋的便捷与温暖,只要体会过就知其妙处。

各国的使者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了这种新式建筑的好处,更对玻璃窗与青砖房赞不绝口。有实物在前,加上先前探子们传回来的去年冬季死亡人数,不少国家都动了心思,想要与第三中立国交换这些方法。

作为中立国,艾特林斯将态度摆的十分端正:无论守序还是混乱属性的国家,只要有意向,都可以用少量资源来与他们兑换玻璃、砖窑与新式房屋的制造图纸。各国国主只需要提供少量资源,就能从他这里换取改变民生的方法。

除此之外,第三中立国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号称“人道主义”的兑换方式:如果没有资源,也可以用人力弥补,只需派遣少量民众前来第三中立国,以十年为期在此工作,十年之后去留随意——当然,第三中立国对人力需求有限,等人数超过国家的容纳上限后,就只能用资源兑换图纸了。

至于不愿意兑换的国家——什么?您连为了自己的子民的生命少量付出资源都不愿意?这样的国主身为外国人,我们当然无从置喙,是非对错自由你们国家自己的民众评判,可不是我们敝帚自珍,不愿拿出配方。

他这消息一经放出,其他国家顿时哗然,国主和贵族们更是直接被架上了道德高地进行审判:为民生付出少量的、毫不伤筋动骨的资源,到底值不值得?

如果只有物资兑换这一条路,各国统治者或许会掂量一二,然而人力弥补这一点却恰好让他们闭上了嘴:能够将自己国家的平民送过来抵债,让对方为自己养育平民,同时又能换来改变民生的方法,简直一本万利。

在这个时代,平民是最不值钱的,尽管打仗需要人,但多半都是精英战士,普通民众在贵族眼中与奴仆无意,这种“资源”一抓一大把,拿出来交换技术在他们看来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最后,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口需求有限意味着用人力代替资源置换的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因此许多小型国家在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提出要以人力置换技术,生怕来晚了就没有如此“优厚”的条件了。

第三中立国来者不拒,根据各个国家送来的人口数量分别签订不同的合约,人数少的只给予房屋建造的方法,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向第三中立国购买青砖与玻璃;中等人数给予砖窑烧制方法,该国可以根据图谱自行建窑自给自足;至于玻璃的制造方法,则必须使用实物资源兑换,不能用人力弥补,但去除前两者的消耗,仅仅是玻璃的建造方法,所需资源中型国家完全可以担负的起,部分还算富裕的小国咬咬牙也能拿出,并没有昂贵到让人望而却步、伤筋动骨的程度。

当然,仍有刺头的想要打着神明公约的由头逼迫第三中立国交出图纸,然而第三中立国已经先一步站在了道德高地上,又给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加上气候并未降到灭世天灾的程度,嘴皮子上下一碰就以天灾压人,说服力委实有点低。在其他国家都争先恐后前来兑换资源的情况下,他们若不想被甩于人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兑换方法,否则等到冬天到来,其他国家的民众都住上了温暖的新式房屋,他们却因为没兑换图谱导致民众大量死亡,国力削减……后果可想而知。

一时之间,整个第三中立国都热闹起来,从夏天到秋天,诸国来使络绎不绝,第三中立国对人和资源照单全收,转手便将新收的人力投入新一轮国家建设当中,闷声发大财。

至于其他国家,有些忙着在冬季到来前建设新式房屋,发展自身;也有些不愿意付出资源的打着空手套白狼的主意,并未向第三中立国购买图纸,反而磨刀霍霍,向着购买了图纸的小国亮出獠牙,通过吞并的方式获得图纸;更有一些为了自保,直接向着周边大国递交国书,申请加入大势力以保全自身小命……整个大陆的格局因此再度变化,表面的和平下隐隐透着熟悉的血腥气。

就在诸国对抗联合、吞并与反吞并的热闹大势下,佐伊赛特18岁的生日悄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