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明顽帝 辛宸 1486 字 2022-09-30

现在,从张延龄手里拿到了都督同知的腰牌,朱厚照就可以自己再仿制几个出来,把原来属于自己的那套情报网班底,提前打造出来。

交给杨廷和的那一万两银票,就是用来做这事儿的。

当年他是从锦衣卫里挑选的人马,以锦堂老人的身份,整合了锦衣卫和东西厂的情报人员,重新布置,才能够提前知晓鞑靼小王子的入侵时间和宁王造反的时机,其中有一百来人,都是从当年边关牺牲的将士遗孤中挑选出来,由他收为义子,亲自训练成锦堂卫,成为内卫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

可惜,后来他因为元宝的事,跟着系统去了无限流世界,那些被他留下的人,不知最后的结果如何。单看朱厚熜对扶他上位的杨廷和父子的态度,想也知道好不到哪儿去。

其实说起来,那些义子,比他也就小个三四岁,在他离去之时,都已经是能够独当一方的领军之才,若没有这些人,哪里能保得住大明边关数十年的太平。

后来朱厚熜将这个功劳归于他头上,说是因为他打败了鞑靼小王子,小王子兵败身死后,鞑靼内乱频繁,朱厚照留下的人马在草原挑拨离间,让他们一直混战不休,才无力南下侵掠。

那些深入草原,或许一世都没有再回来的锦堂密谍,才是保得大明太平的真正英雄。

这次,他要早一点找到这些孩子,让他们少吃一点苦,过得好一点。

虽然弘治帝命人建了慈济院,主要收容的都是军中牺牲士兵遗留下的孤寡老幼,但这几年国库空虚,户部和礼部能拨下去的银子十分有限,慈济院的人却是一年比一年多,入不敷出的结果,就是开始克扣孩子们的衣食,到后来甚至爆出故意饿死老人和幼儿的事来,才揭开了寿宁侯贪污的盖子。

可就算被举告,寿宁侯到宫里又哭又跪,皇后也跟着求情,最终弘治帝还是轻飘飘放过,罚了点俸银便了结此事。

倒是那个弹劾张鹤龄的户部主事,反被找了个岔子革职贬斥,发配边关,最终落得枉死他乡,冤魂难安。

杨慎曾跟着国子监的学生去过慈济院送冬衣,知晓一些慈济院的困境,便说与朱厚照,两人一拍即合,便将张鹤龄糊弄朱厚照的大明“宝钞”拿出来过了明路,堂而皇之地交给杨廷和,当场从张鹤龄的钱庄里兑出银子来,送去慈济院。

要知道,若是没有张鹤龄亲口发话,这一万两银子的大明宝钞,拿出去在其他钱庄里,能兑出一半的银子就不错了。

有了这笔钱,就能把那些即将被饿死的老人和幼儿从生死线上救回来,还能让原本属于锦堂卫的那些少年,提前进入他的帐下。

这次,锦堂老人这个马甲,出场的时间,比当初早了差不多十年。

后来在锦堂卫中,最得他喜爱的那个“义子”海东青,现在还是个刚刚断奶的三岁娃儿,貌似就是在今年冬天,他的爷爷将所有冬衣裹在他身上,自己却冻死在第一场大雪的夜里,而他缩在老人僵硬的怀抱里,到被人发现时,也只剩下一口气了。

如今还是七月盛夏,那些老人和孩子还都好好的,不会再因为被张鹤龄挪用了慈济院本就不多的银子而冻饿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