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卒听罢,却一改跋扈神色,放下书认真道:“你说的这出根本经不起推敲。人若是气管让东西噎住了,死前应该反应剧烈,若是周围人多,不可能无人察觉。”

司空引没想到这小卒对她的指桑骂槐不以为意,反而和她辩论起来。

不过她倒也不介意和他辩一辩:“你觉得书中这出的死者死前那样叫骂,有谁敢上去触他的霉头?或者说,即使有人看了出来,但偏偏装作不知,又能怎样?”

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罢了。

那小卒听罢,沉默一阵,复又低声道:“《京兆奇案》中的故事毕竟都是杜撰的,当不得真。”

众人都听出这小卒话里的悔改之意,想着这夫人倒是三言两语能唬住大理寺的官爷,真是有些本事,便纷纷动起筷子不再关注。

司空引却觉得,这人是有些敬畏这书中主角虞奇希的。

她神秘地笑了笑:“此书笔者名叫闻一新,其实是前任兵部尚书闻彭越返老还乡后在老家京兆闲时所作,所以化称京兆奇案。中间糅合了他任职兵部时见过的一些奇闻怪案,虽有些杜撰,书中主角却有原型。”

这书背后的秘辛是少有人知的,若真是前任兵部尚书所作,也许参考的案例就是京城附近。

那小卒不免紧张又期待:“原型是谁?”

“是你前任顶头上司,前大理寺卿晏光霁大人。”司空引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小卒露出震惊之色。

“而晏大人下台后,就在你们大理寺斜对面,开了这家早点铺子。”

第52章 早点铺子宝光记(二)

宝光记?晏光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