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昌手一抖,勉强一笑,“陛下怎么说?”

郑芳琼沉默。

众人不发一言,方柳适时道,“若是现在开始加固堤坝,在外层修建一层石砖,还能扛上一年吗?”

“抗不了!”反驳她的,不是郑芳琼也不是慕容倾,居然是一直被当做透明人的宋子玉。

“小宋,你也觉得抗不了?”李孟昌眉头紧皱,看了一眼宋子玉。宋子玉虽然在工部的时间只有一年,但是她沉稳聪慧,而且一点也不浮躁,对工部这些杂事也十分感兴趣,李孟昌其实心里十分看好这个年轻人,有意当成自己继方柳之后的第二位后继者。

宋子玉神情严肃,想得十分简单,对上几位大人不赞同的目光,也没有胆怯,忧心忡忡道“大人,我看过望江大坝的资料,先不说大坝本身存在时间过久,已经不堪重负的事实,就说每年咱们投入到维持大坝正常运转的人力物力还有金钱,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若是长久下去,这就是一个无底洞,根本没办法两全其美!

每年望江大坝加固一次,其实就是在损伤它的使用寿命,上次咱们来时,您已经瞧见了,里面已经出现了不少的裂缝。当时您禀告陛下,采用火砖烧固的方式,给望江大坝加固了一层。去年也是运气好,暴雨虽然来得急,但是并没有持续多长,咱们及时疏通河道,并未造成多大的灾难。

但是,这样的侥幸真的一次又一次的眷顾我们吗?若是今年的暴雨又急又猛,望江大坝一旦决堤,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堵不如疏,与其这样,还不如彻底放弃大坝,寻找其他的出路。”

宋子玉一口气说完,李孟昌狠狠地吸了一口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才把心里的凉意压了下去。

她苦笑一声,“这道理你懂,我当了十几年的工部尚书能不明白吗?但是还有什么法子呢!郑大人,你可知道私自动员百姓南迁,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李孟昌双眼一瞪,目光如炬,脸上一片肃杀。

谁都知道紫绀郡的百姓迟早要迁走,但是何时迁,如何迁,其中牵扯的利益,足以让朝廷拖拖拉拉好几年。郑芳琼一声不吭地就让紫绀郡的百姓迁走,这一年的赋税谁来填补?

“下官有罪!”郑芳琼连忙跪地请罪,诚惶诚恐,“下官也是迫不得已啊!”

她知道李孟昌此时讲这件事点出来,就是要她自陈。反正百姓已经该搬走的都搬走了,连安置都已经被她处理完全了,朝廷只需要接手剩下来的事情就行,所以给她自辩的机会,也是让她有借口堵住其他人的嘴。

“下官身为紫绀郡一带的父母官,与百姓鱼水情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数十万计的百姓丧生洪水之中而无动于衷啊!

下官真的怕啊,那么多条的人命,皆系于下官一人身上。为官者,不就是为百姓谋福祉吗?下官日夜忧心,夜夜噩梦,梦里全是漂浮着的尸体。那些平常笑嘻嘻叫下官大人的百姓,惨白着一张脸,浮肿着身体,爬到下官的面前,问我为什么不救他们

下官惊醒后,冷汗湿透了后背,终于还是决定提前让她们赶紧搬走。哪怕是拼着下官头顶的这顶乌纱帽不要,下官也要做了这件事!

赌不起,真的赌不起啊!”

郑芳琼说完,在场众人无不动容。谁还敢说一句她罔顾圣命,这都是为了百姓,这都是大义!

“殿下,大人,下官觉得郑大人情有可原,念在她这么多年劳心劳力的份上,再加上她虽然提前让百姓搬迁走了,但是也处理得当,并未造成恐慌与祸乱,下官觉得应该将此事一五一十的上报陛下,酌情处理。“方柳适时出来打圆场,悄悄地看了一眼一脸正义凛然的郑芳琼,嘴角抽了抽。

真是个老油条,什么都安排好了,还好意思做出这副模样!

“李大人,郑大人也是一片爱民之心,究竟如何处置,还是等将望江大坝的情况告知母皇之后在做定夺吧。”慕容倾也似模似样的劝说了一句,然后从袖子中拿出一方早就绘制好的望江大坝周围地理图纸,指了指其中的三河交界点,“你们说,若是在这里与这里修建人工运河,挖掘沟渠,改道归流,有没有可能解决望江大坝经年的顽疾?”

第45章 、一更

“改道归流?”

慕容倾的建议一提出来, 众人先是愣了一瞬,随即看着她手中的那张地图,仔细思考着。

“不行!这个法子太危险了!”郑芳琼率先反对,她当初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办法, 但是三河的情况太特殊, 中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根本做不到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