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蒋越身边是冯玉山,据说冯玉山最擅长金银器类修复,他手上的应该是一个金冠。

虽然这个金冠已经被锈蚀遮掩了光泽,形状也被挤压成了一个金饼。

但云时还是依稀看出了那应该是古华夏唯一一个出土的「胡冠」——鹰顶金冠。

再过来就是擅长青铜器修复的罗素威尔了,云时一眼就看出那是长信宫灯,只是此时的长信宫灯已经和当初妥善安置在博物馆内的截然不同。锈蚀和变形是基本,虽然勉强保持了立体的造型,可以看出那是一尊持灯宫女像。

但那宫女持灯的手却缺失了一块,圆形的宫灯被压瘪,歪斜着垂到了一边。

四人的修复各有各的难处,让台下的文物修复师们不由得感叹,八个小时内要完成这样的修复,难怪人家可以成为大师级人物。

打量了一圈,云时的工具也上齐了,他活动了一下脖子和手腕,提高了活动的灵活度和灵敏度,然后俯下身,准备取出漆盒中的帛书。

帛书在被放入盒中后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各种晃动翻转让盒子里的帛书最后团成了团,受潮后长起了霉斑,还和盒壁黏在了一起。

云时拿过一个极薄的竹启子插入盒子里,稍稍用力晃动使帛书与盒壁分离松散开,然后用脱脂棉将盒子空隙填满,在盒子上盖下纸和平木板后反扣过来,成团的帛书就被完好地从盒子中取了出来,剩余极少部分黏在盒底的帛书则用水浸泡,等待它自然浮起。

在取出帛书后,就要将成团的帛书分离,由于帛书黏连紧密,且质地极为脆弱,不能直接上手揭,只能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浸泡,使其自然松动再慢慢揭开。

除了云时以外,其他三位的文物类型都比较硬,金银器和青铜器修复时需要敲击按压进行整形。

而蒋越的锔瓷则要钉钉子,于是,在周围时不时传来的叮叮咣咣的声音中,云时的动作显得格外轻柔缓慢。

好在云时一进入修复状态就格外专注,周围的声音并不会对他造成干扰,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可以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将帛书一片片分离。

在浸泡的过程中,蒸馏水也带走了一小部分的脏污,隐约可以看见一些帛书上的字迹。

“日、星、逆、赢……”云时努力辨认着上面的字迹,灵光一闪,记忆让他补全了看不清的句子,“日月星辰,乱逆其行。赢绌逆乱,卉木亡常……这是楚帛书!”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