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两人相携着下了小楼,到了院子里。

守在井边的庄户婆子看到她们来了,谄媚笑着凑了上来:“四小姐,五小姐!您二位也来看晒水啊!”

也。媛心捕捉到了这个字眼,她赶忙侧首去看一旁的莹心,果然,她冷着一张俏脸,紧紧抿着唇。

媛心只好开口岔开话题:“这水如何?”

庄户婆子拍着胸口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井水啊是昨天晚上就打好的,溪水是我家那口子天没亮就去溪里挑来的,混好后足足晒了一整日,水膜晒得厚哩!小姐您保管放心,您的针投下去,一定能‘得巧’!”

时人有习,七月七要“乞巧”,其中一桩便是投针取巧。在七夕夜把备好的绣花针投入晒了一天的水盆里,观看水底针影,若是只有笔直的一条影子,便是“失巧”,若是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或者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便谓乞得巧。得巧者,来年不仅眼明手巧,能做得一手好女红,还能嫁得如意郎君。

她们出身钟鸣鼎食之家,本就不需靠一双手做针线来补贴家用,学绣做衣,更多的是为了表孝心。而婚事除了最年幼的敏心,其余诸人更是长辈早早定好的。今日吩咐下人去准备这些东西,不过是容心临时起兴罢了。

因此媛心只是动动眉毛,并不把这庄户婆子的话放在心上,笑着敷衍了一句:“那就借你吉言了。”

那婆子并不曾听出,喜气洋洋地应下了,还以为自己入了主家的眼呢。

那厢容心拉着敏心偷偷溜了出来,没跑多远,只是绕到了她们所居的庄子后面。

才看一眼,敏心就惊出了声。

叫她惊讶的不是此处还有一条溪水,也不是芳草如茵、千枝吐蕊的好风光,而是溪边亭下那堆得老高的黑色坛子。

她指着那株极老的桂花树下的凉亭,转身对容心问道:“你不会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