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村里每年都渔猎期,村干部组织人一起进山打猎,或者开河捞鱼,得的东西送公社收购站,大伙再一起分份子钱。这也是村里人每年的一个进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完全指望地里的工分根本挣不到多少钱。

太阳渐渐升高了,河边也热起来,他们收拾东西回了杨家。

杨母已经在做饭了,见了红星抱回来个大河蚌就忍不住乐了,城里孩子没见过什么都稀罕,这东西村里人不饿极了都不爱吃,土腥味儿重,费油费料的。

还有于少林手里的鱼,“这个鱼刺太多只能炖汤喝,学文一会儿上你六哥家换块豆腐。”村里有人换豆腐的,她家还有几斤黄豆。

“嗯呐,我马上去。”杨学文麻溜找个葫芦瓢装了半瓢豆子,再拿上个搪瓷盆子,出门去换豆腐。

“表叔我也去!”红月撒腿就跟着跑出去了,她是啥都好奇。

河蚌肉被挖出来,去了内脏洗了好几遍,改刀下锅拿猪油跟辣椒炒了……吃着还可以,有点土腥味儿。

吃过午饭小睡了一会儿,下午林红秋他们一起去村西林三姑家。

杨学文给带的路,不然林红秋他们可找不到。

林三姑家在村西,离着大山比较近,她家住的就是茅草顶的土坯房子,院子围着篱笆,跟村里大多数人家没什么两样。

就是杨学文家在村里条件比较好的,还一直住着旧砖房呢。村子里全砖瓦的房子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都是穷的。

林三姑比林长生要大个十来岁岁,林红秋这是第一次见到她,跟同龄的杨母比起来她可要显老许多。她个子不是很高,见了他们几个还很乐呵。昨天她就听村里人说长生家的孩子来了,想着他们今天肯定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