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夫人在闺中时,听闻精通女工。”邵瑜暗示道。

韩家从前鼎盛时,请的是苏绣大家来教导家中女儿女工之事,虽是很多年前学的,但小韩氏这些年也一直没有丢掉这本事。

但一想到将自己的本事教给旁人,小韩氏又有些犹豫。

邵瑜劝道:“若是第一个刺绣之人,敝帚自珍,不肯教给任何人,哪里还有如今的各式技法,各种派系。”

小韩氏闻言,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如此,我教便是。”

小韩氏要开班教学,县里几个官员的家眷自然要捧场,第一时间便将自己的女儿送了过来。

他们本以为这是县令夫人闹着玩,却没想到自家女儿竟然真的学到了本事。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小韩氏的这个刺绣班,倒是在县里面打出了名声,无数女孩儿,都想要进小韩氏的刺绣班。

第一个商户的女儿试探着申请时,小韩氏本想拒绝,但在邵瑜的劝说下,小韩氏放下了门户之见。

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非官员家庭出身的女儿前来学习。

只要是遇到真心想学的,小韩氏都不吝指教,但若是遇上那种套近乎的,小韩氏先是警告,若再有第二次,她便直接将人赶出这个班。

小韩氏已经是这个县里食物链顶端的女性,她身后是邵瑜,因而做这些事,也不用顾忌任何人的脸面。

小韩氏每日还保持着阅读、抄写本朝律法的习惯,她的这些习惯,也逐渐影响了刺绣班的学生们。

一时间,整个清宁县的姑娘们,除了要学习县令夫人传授的刺绣技法,便是在家中仔细研读律法,倒是成为清宁县的一桩怪事。

第83章 纨绔儿子(十一)

小韩氏一开始对于教学这事, 还满心不情愿,但也许是人的本性,就是好为人师, 渐渐的,她也找到了其中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