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著

林黛玉竟是毫无所觉,依旧在那里手不释卷。

跟到门口探头探脑的春纤见状,忍不住欲言又止,纠结中又不小心撞到了门板,林黛玉这才被惊动了,抬头见是春纤,便不以为意的低头继续看书,但这时那桌上的图画,却陡然映入了眼帘之中。

“咦?!”

黛玉不由惊呼出声,将手里的书放到一旁,小心捧起画卷端详了片刻,又抬头问春纤:“这画是哪来的?”

问完,见春纤直愣愣看着自己背后,她登时明白了什么,猛地转过身去,果见焦顺正冲着自己咧嘴直笑。

“哎呀”紎

林黛玉再次惊呼一声,旋即嗔怪的白了焦顺一眼道:“焦大哥怎么神出鬼没的,也不怕把人吓出个好歹。”

“啧”

焦顺咂咂嘴,指着她手里的图画道:“我是专程来给你送画的,你既然有惊无喜,那这画……”

不等他把话说完,林黛玉已经将那画护在了心口,满眼的警惕之色。

焦顺见状不由哑然失笑,旋即拿起一旁的《傲慢与偏见》道:“这本书怎么样,可还看的过眼?”

林黛玉看着那书的封皮叹道:“果然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这万里之外的话本竟也是独具一格,与我天朝大不一样。”

“那是自然,这本书在乌西国众多话本当中,也算是一等一的——且作者还是个女人,这就更是尤为难得了。”紎

焦顺说到这里,见林黛玉有些悠然神往的样子,不由笑道:“妹妹才情出众,何不仿效此书,也写一本咱们大夏的风土人情悲欢离合?”

“我?”

林黛玉愣了一下,旋即反问:“写什么?”

她不问为什么,而问‘写什么’,显然已经动了心思。

“这还不简单,你就从你身边的人和事儿着手,写……”

焦顺本来想怂恿她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本《红楼梦》出来,但话到了嘴边忽又觉得不妥。

主要是若按照实际经历来写,就不免要追思过往、深究现在。紎

前者容易旧情复燃,后者……

若是林黛玉思前想后,对自己沦为外室的情况感到沮丧不甘,继而坚定了南下之心,可该如何是好?

于是他连忙临时改口道:“譬如藕官的事情,岂不就大有可写之处?”

“藕官的事情?”

“是啊!”

焦顺当下满嘴跑火车道:“其实以前我曾听蒋玉菡——就是曾在忠顺王府唱戏的琪官——说过一个类似的故事,据传前清末年,有两个从小被送到戏班里的男孩子,一个叫小石头、一个小豆子……”

接下来,他就将《霸王别姬》的剧情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大致故事都按照电影里的来,只将时代背景换成了清末夏初。紎

林黛玉一开始以为他是照着藕官,现编的故事,但听着听着便陷了进去——等听到最后,程蝶衣在戏台上含笑自刎而死的时候,已然是泪眼滂沱。

若没有藕官,她未必就能代入到两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当中,但既然已经接受了藕官的存在,代入进去非但没有障碍,反比大多数人更能领会到其中的悲欢。

“这个故事、这个故事……”

她啜泣着缓了好一阵子,才终于把话说全了:“我、我只怕力有未逮,辜负了这个故事。”

“先试试呗。”

焦顺笑着将她拥进怀里,边拥帕子帮她抹眼泪,边道:“反正蒋玉菡已经去了乌西国,这也没人要跟你抢。”

林黛玉感伤了好一阵子,这才渐渐缓过来,然后便又沉浸到了故事当中。紎

半晌,回头对门外喊道:“去把藕官找来。”

门外偷听许久的春纤,带着浓重鼻音应了一声。

不多时藕官便快步走了进来,见林黛玉双眼红肿,下意识忙又看了眼焦顺。

却听林黛玉道:“我刚听焦大哥讲了个故事,故事的主角也是两个唱戏的……”

这回轮到林黛玉讲故事了,也难为她只听了一遍,竟就记住了个九成以上,只有少数几段需要焦顺补充。

待等讲完了《霸王别姬》的故事,林黛玉又问:“我想试着将这个故事写下来,不拘是话本还是什么的——但我对唱戏的事情一窍不通,届时少部分还要你从旁协助,却不知你可愿意……”

噗通!紎

话音未落,早已经哭成泪人的藕官就跪倒了下来,以头抢地道:“我愿意、我愿意!只要姑娘这本书能写出来,我便是死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