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八路诸侯

经过跟这老头的攀谈,他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青州的北海郡,现任太守就是孔融让梨的那个梨!

呸,说错了,就是孔融那个家伙!

如今的年岁是初平元年,据说那倒行逆施的西凉刺史董卓去年入了洛阳后开始大肆清除异己,不仅横征暴敛甚至还敢废立君王,废少帝刘辩自立为相国,已经闹得是天下民怨沸腾,所以北海太守孔融应了渤海太守袁绍的邀请,准备一起发兵去洛阳勤王救驾。

好家伙,这不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剧情吗?

李清远总算是捋清了世界线,然后对孔融这所谓的登台拜将仪式开始感兴趣起来。

根据刚才那老头给的情报,孔融这家伙已经担任北海太守十来年了,在对方的治理下北海郡这十年来算得上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用一句游戏术语来说,那就是孔融在北海的民心支持率已经达到了九十以上。

毕竟甭管那个版本的三国,貌似像孔融、陶谦这种才开始跑出来打酱油的边缘诸侯,在民心这方面都还是相当可以的。

只不过他们到最后全都变成了别人的背景板,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大家还是听听就好了!

孔融在北海做了十年的太守,但是他一直发展的都是农桑和经济,对于军政这块基本没怎么重视过。

整个北海郡统共只有两千名士卒,这么点人想要去参加讨董联盟那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孔融在接到了袁绍的盟书后就立刻下令开始在郡内广征壮士以充军实。

看起来这种临打仗了才招兵的办法好像很是愚蠢,可实际上古代就是这么打仗的!

在唐朝正式实行府兵制前,大部分战斗都是这种模式。

平日里诸侯们手下的常规兵力只有很少一部分,等到快要打仗的时候才会开始招人。

因为以古代那贫瘠的生产力,如果真的养上好几万不事生产专门负责砍杀的职业军队,那么以各路诸侯麾下那点土地田产,还真不够用来养兵的。

孔融在北海郡的名声很好,所以听说他开始招兵打仗,一群人全都跑去凑热闹了,顺便也去报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