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调查组的同志很和蔼,说司文是个好同志,她的故事鼓舞了好些下乡青年,是一代年轻人的好榜样,说的司妈感动的直抹泪。还说以司文同志的身体情况来看,组织上考虑让她返城,也算是纠正从前的错误吧。

司爸颇有奉献精神的说:“感谢组织的关心爱护,我家文文身体虽然弱了些,但有一片报国之心。她刚刚发来了电报,说农村的广阔天地才该是她奋斗的地方,不把自己锻炼好了,她绝不回城!”

这话说完,司爸都隐隐带了泪光,他有女如此,真是此生无憾了!

“好啊,好!”调查组深受感动,紧紧握住了司爸的手,“我们会把司文同志这种精神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奉献的精神!”

调查组走了之后,司家人把已经看过无数遍的电报拿了出来,感叹着女儿真的是长大了,又看到那张五十块钱的汇款单,司爸冲着儿子说:

“给你妹妹写信,告诉她家里这边的情况,再把钱寄回给她,让她想买什么买什么,想怎么花怎么花,告诉她家里已经没外债了,让她放心。”

司文接到信的时候已经过了些日子了,司武在信上详细说了家里的情况,赵家是如何倒台的,又如何把那二百块钱还回来的。调查组的人给司文发了个奖状,已经被司妈贴在了全家最显眼的地方,只要家里来人了第一眼就能看到。

还有个好消息是他刚刚通过了五级技术工人的考试,厂里大加表扬了他,还给他加了工资。另还有一件事,他最近终于清静了,因为赵雪重新下乡了,去的还是最艰苦的地方。

积累了一冬的冰雪化成了水,滋润了这片广阔的黑土地,马上就又要春种了,这可是关系到一年生计的时候,全村的重视程度堪比秋收。

不过有件事和秋收不一样,那就是春种不需要记帐的,连会计都被安排了活计,要一起跟着下地。

司文心里苦,她这些活都不会干。但她天生就不是得过且过的人,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拖集体的后腿,因此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天,司文拿着小锄头,在院子里墙根下的自留地吭呲吭呲的刨啊刨,程林一进院看到的就是她笨拙的样子,直愣愣的举着锄头狠劲的往地上抡。

“你这是干嘛呢?”程林上去把锄头挣了下来,再这么抡几下,锄尖儿就抡掉了。现在的农具可是珍贵的很,他好不容易才给她这掏弄了个称手的小锄头,整坏了他上哪再去给她弄一把?

“我这不是提前练习一下嘛,回头春种的时候,我啥都不会的在那一杵,不让人说闲话啊!”

司文噘嘴嘟囔着,左手轻触右手掌心,“嘶”的一声,这才干了几下,手都起泡了。

程林早都注意到她手上那大泡了,拿了手绢沾了水来给她敷上,还没碰到呢,人家就叫的唉呦唉呦的,吓的程林忙凑近了去看,确实还有一指才碰到啊!无奈的像哄孩子一样凑上前去给她吹了吹,心说就这样下地还能全须全影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