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山石 顺颂商祺 871 字 2022-10-17

陆静手中捧着去年校庆时定制的笔记本,对着采访大纲,紧张兮兮地打第四遍腹稿。

说来奇怪,进校研究生会一年多来,陆静少说也为学创部门贡献了十余份稿子,但今天却是她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如坐针毡”。

毕竟,即将到来的采访对象,叫李方潜。

李方潜何许人也?曾临危受命赴汶川参加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获取地震机理的第一手资料,是当年地科院最年轻的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也即将成为n大最年轻教授之一,刚刚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其实如果光提这个名字,除了履历金光灿灿外,倒也没什么值得紧张的特别之处。

陆静之所以如此战战兢兢,完全是想起自己数据记录出错时挨训的惨状。

而这个可称上治学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准时来到了大学生活动中心。

李方潜架着黑色的细框眼镜,虽是很老的款式,但镜腿有一处别出心裁的花纹;白色的衬衫应该有些年头了,但可以从叠印中看出,平日打理得很仔细。

紧张的小记者在桌子下面飞速按着屏幕:

[如何优雅地挖自己导师情史?]

陆静一边偷偷打开某乎搜索页面,一边腹诽——好好的校研究生会,干嘛放着科创栏目不办,非要搞什么学术情侣专题,团委陈书记居然还大腿一拍,同意了选题?!

——“提高站位!既要积极丰富,又要情深意重,但主基调还是励志和劝学。”

这是那位陈书记的原话。

当时的陆静看着慈眉善目的书记,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记下要求。

hello?您不如要低调的奢华和五彩斑斓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