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心里却暗暗想着一些被她遗忘的事情,最近沉溺于夫君的温柔乡,脑子都快变得迟钝了,楼君炎千辛万苦做到首辅之位,书中却没有关于他父母的任何事,可公婆如今尚且健在,身体基础也不差,好好调养再活个三四十年绝对没问题,随便活,都能看到楼君炎位及人臣的那一天。

难道是楼家曾发生过什么事吗?书中才没有他们的存在!

陆燕尔皱着眉头,绞尽脑汁又想了一遍,零星想起只言片语,好像是那年冬天,漫天白雪飞扬,江州出奇的冷,楼君炎远在一个,远在他最后做出亮眼成绩的沛县,艰辛地为沛县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可江州呢,江州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但这应该是两年后。

不对。

这一世,楼君炎提前入仕,很多事情都改变了。

比如说顾辞,他本应该仕途顺遂,靠祖上荫蔽和关系直接做了官,一路高升,情场失意,可他这世却偏偏考进了翰林院,如今仍在翰林院做着七品编纂,他与女主角顾霜飞的感情并没有闹到满城风雨的地步,仿佛跟着他的官位一样凝滞不前了。

陆燕尔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就是楼君炎的事件线提前了,而相应的,顾辞的事件线却是滞后了。

换而言之,因她的存在,楼君炎的官路顺了,顾辞的官路就不顺了。

楼君炎心不在焉地绞着她的头发,半晌,才道:“官场博弈之上,男人的心眼有时真的比女人还小。”

自己向来敏锐,他与王宥第一次正面对上,就莫名感觉到他对自己怀有某种不善的敌意。

看来调查楼家的幕后人,十有八九就是王宥了。

陆燕尔知晓他的担忧,便马不停蹄地去败家,金银首饰完全不看价格,疯狂地买买买,企图以己之力给他带来福运,亦希望朝堂上的事不要殃及杨家。

后面听柳姝娘提起某日去白云山烧香拜佛,竟发现白云山后山脚下有个破学堂,那个学堂是真的很破败,四面漏风,求学的都是附近村落的穷孩子,教书的也是个落地穷秀才,穿的草鞋亦是露出脚趾,饶是如此艰苦的环境,只要白云山寺庙的早钟一响,学堂便会准时早课,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有的孩子甚至背着背篓,读完书还要去割猪草。

陆燕尔听得心酸无比,她虽生长在不算富庶的安和县,可因着爹爹是一方父母官,俸禄尚可,她即使是个姑娘家,也专门请了私塾授课,诗书礼仪样样都学。

她当即便起了心思,叫上铺子的刘钱两位掌柜奔至白云山脚,将学堂的情况摸清楚了,跟柳姝娘说的不差,亲眼所见,感触更深。